部落格
首頁 〉 部落格
我不想要你們來-淺談國際志工 作  者 林亘

十五歲,我第一次參與國際志工工作,這是趟沒有爸媽陪伴的出國行程,前往泰北滿樂福的晨曦會和耿耿小學服務;十六歲,這回我的愛心服務對象在雲南東川的長岭子小學;同年,我預計到柬埔寨的天使孤兒院服務,我做足了各種準備和一次次的演練,雖然還是去了柬埔寨,但最後並沒有隨團活動。
參與活動前,我總是特意挑選不同的主辦單位,透過親身參與,我想要知道,不同單位如何規劃活動、如何帶人帶心、如何發揮社會影響力,我把自己定位成觀察者、奉獻者和學習者。在此之前,我從小二開始參加各種類型的營隊,曾經一個暑假排了八周外宿營隊,同時,我也努力學習各種技能,期待隨時能開灶迎賓,我不擔心措手不及,只怕沒有關卡可挑戰。
若你問我:為什麼想做國際志工? 做志工為什麼一定要到國外?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也許每個人的發想不盡相同,就我而言,我心了然,或言情或論理,不拘對象不論時地,咱們可以坐下來慢慢聊。至於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大至促進國際邦誼,小至拉近人際交流,說起來也可以成長篇大論。
第一次隨團出國服務,是在我國二下學期的一個機緣。我偶然瞄到了一則刊登在報紙上的召募廣告,算算年齡的限制,等到了出團的時間點,正好堪堪跨過最下限,雖然正面臨壓力破表的國三會考,未足十五歲的我躍躍欲試,所以我拿出最大的誠意和爸媽商量,最終爸媽答應就當提早送我的生日禮物,同意讓我一個人離家遠行。最棒的是,這也就此開展了我的〝國際大冒險〞之門!
到目前為止,經過了兩次寒假、三次暑假,扣除國內的偏鄉服務,我有幸分別跟隨不同單位參與了三次國際服務,去過了泰北、雲南和柬埔寨,除了較同儕們多了些經驗,更獲得許多課本外的知識與觀察。當國際志工就是要出國去做服務,出國這件事可能真會讓某些人感覺戴上令人豔羨的光環,但換個角度,站在被服務者的立場來看,我們需要更多的細心與體貼。經歷過一次次事前籌劃、現場觀察和事後檢討的評較,我要大聲疾呼——請不要來當國際志工!
這可不是偏激批判!〝我不想要你們來〞,這句話出自一個被服務過的緬甸小孩的想法!如果你需要的只是〝服務學習時數〞;如果你需要的只是〝國際志工〞的頭銜,或隨之而來的其他附加價值;如果你需要僅是聯誼,抱著〝盲約〞、〝出國玩〞的心態;如果你無法捨棄美型、美妝或流行元素,包括 : 髮雕、化妝品、指甲油、尖頭包鞋和高跟鞋等,明顯與當地不相合的身外物;如果你擔心灰頭土臉、害怕流血流汗;如果你以為不過是〝萍水相逢〞,最後〝一拍兩散〞的相聚,如果你以為當地人感覺不出你的〝施捨〞心態,那麼你顯然還沒準備好要付出!綜合以上種種,如果你真的對上了上述任何一種樣態,不是說你永遠都不適合做國際志工,或許你只是心情上還沒整理好,其實國際服務的大門是永遠開放的,只要做好心態調整,隨時都可以成為國際服務的一份子。
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好,當個國際志工還真難。錯!其實真的很簡單,只有兩個要求——真心付出、不求回報,這兩項特質在我們台灣社會可說是普世價值,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年紀小﹖不怕!你會的,我可能還沒學到;我會的,你可還沒見識到!
沒經驗﹖別擔心!就算第一次做得不夠好,下一回,大家可就有得瞧!
沒有什麼孰優孰劣的問題,也不會有誰付出比誰多的說法。相信我!被服務者是不會拿你去跟某某人做比較的,他們看到的是你的真心、感受到的是你的熱忱!
還有一種心痛是一樣的!每每令人傷感的是——相聚總會到盡頭,我們終將帶著不捨離開,他們也會繼續生命的歷程!連繫著兩端的真心與祝福,下一回相聚不一定會是原班人馬,但每一次的別離都是為了有緣相聚而充滿期待。
我不想要你們來!在出隊之前,請大家不厭其煩一次再一次捫心自問:我真的準備好了嗎﹖我可以付出什麼﹖這是被服務者最迫切需要的嗎﹖我們離開之後,留下的是什麼﹖有沒有什麼不適宜的後遺症﹖我們的到來,是必須的嗎﹖當地人真的需要我和我們嗎﹖
想清楚了,就沒啥好遲疑的!ACTION,讓我們一起改變世界!


第十五屆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奉獻獎、第十二屆Formosa女兒獎社群經營獎入圍、第十四屆Formosa女兒獎勇氣冒險獎得主。在國際服務志工學習的領域,已經去過泰北、雲南等地;現在繼續台灣在地的志工服務。我寧可滿身大汗、筋疲力竭,也不願虛度人生; 希望大家一起來,趁著年輕努力體驗生活、充實自我,學習付出,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