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動態與新聞議題
首頁 〉 議題庫 〉 家扶動態與新聞議題
萬人守護受虐兒 用愛包圍、缺你不可!
作  者 :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年  份 : 2012
會刊抬頭 :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姐妹兄弟很和氣,父母都慈祥…」阿正從小便嚮往有個幸福家庭,然而,養父母對他的管教方式只有─體罰。養父急促腳步聲總是阿正的夢魘,因為下秒鐘就是一頓毒打…。不願重蹈覆轍的阿正,在婚後某次情急下竟也伸手打了正在哭鬧的孩子;反覆多次的拳打腳踢後,妻兒終於選擇離開,只留下懊悔不已、淚流滿面的阿正。阿正說:「除了打,我真的不知道還有什麼管教方式?…」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近期每年平均有一萬七千到一萬八千名兒童及青少年遭受虐待,有些無辜的孩子更因父母殺子自殺而喪失性命!兒童,不是父母親的私有財產,他們是獨立的個體,具有生存權、受教權。政府有義務保護每一位兒童及少年免於生存的恐懼,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並快樂地接受教育、安心地成長,培育健全的下一代。 家扶基金會投入兒童保護工作已26年,為了守護萬名遭受虐待的孩子們,於101年5月26日在信義威秀廣場發起「加入『佳佳』‧萬人連署簽名行動」的兒保戶外活動,呼籲所有聲援終止暴力循環的家長、青年們、兒童們一起到現場,連署簽名成為「佳佳」守護神、力挺守護受虐兒,並齊身秀出「佳佳認證貼紙」與家扶大聲呼喊:「讓我們用愛包圍受虐兒、中斷暴力循環!」
 
家扶基金會在今年四至六月的「兒童保護季」,除了持續宣導「不、閉、打、小、孩」的觀念,更加入終止暴力循環的訴求。根據統計,十年前國內受虐兒有七千多人,到前年增加為一萬八千多人,其中有8成施虐者皆是兒童的家人;在2008年國內媒體也曾報導一戶雲林的家庭,暴力循環已傳遞4個世代;美國學者鮑文(Bowen)研究也指出,家暴最多可形成八個世代的循環。
 
家扶基金會今年也針對3,577名施虐者進行分析,更發現不到5名施虐者中,至少有1名具有暴力循環的現象;換句話說,有21.78%的施虐者,他們在幼年時期曾經是受虐兒。有鑑於此,中斷暴力行為之事刻不容緩,但僅靠家扶的力量是有限的,家扶王明仁執行長表示:「家扶基金會是守護受虐兒的先鋒,26年來見證了兒童保護運動的轉變與發展,我們發現,在暴力環境中成長的小孩,傾向有樣學樣,模仿上一代的暴力行為,亦或容易引發火爆的脾氣,認為暴力是一種自然的現象;尤其小時候曾目睹暴力或曾遭受暴力經驗的兒童,成長後更傾向嚴厲的教訓子女。故今年發起『用愛包圍受虐兒』系列活動,誠摯邀請所有愛心企業及社會大眾成為『佳佳』守護神,為上萬名的受虐兒童祈福,藉由大家的力量,用愛終止許多家庭的暴力循環!」
 
家扶基金會過去26年搶救受虐兒的兒保服務過程中,發現許多暴力循環的案例,其中阿正便是典型暴力循環中的受害及加害者。在他孩提時期就被養父母收養,其養父母的管教方式十分嚴格,只要犯錯、二話不說就是體罰,所以當阿正憶及童年在家的時光,光是想到養父急促走來的腳步聲,便會不自覺顫抖,因為立刻伴隨的就是一陣辱罵、毒打,對他來說始終是揮之不去的可怕夢魘。由於童年不愉快的經歷,讓阿正總期待未來能組成一個幸福家庭。然而,美滿的婚姻生活卻維持不久,因每當孩子出現哭鬧或犯錯時,阿正總無法克制情緒地瘋狂毆打孩子,即便妻子見狀以肉身保護幼兒,阿正仍舊拳腳相向。最後,妻子和孩子終於受不了而選擇離開,此時阿正才懊悔不已,卻也抱頭痛哭說:「從小到大犯錯就是被父母責打,等自己當上爸爸後才發現除了體罰外,我完全沒有其他管教辦法。現在的我感到十分無助,誰能幫幫我呢?…」
 
暴力循環在阿正身上猶如逃脫不了的牢籠,原來童年的夢魘從未離開過他,還逐步粉碎阿正「幸福家庭」的小小夢想。 為幫助像阿正這樣困在暴力循環的家庭或孩子,家扶基金會持續投入兒童保護工作,幫助施虐者學習正確的親子教養方式,讓受虐兒擁有一個安全的家;同時呼籲民眾正視預防兒童虐待議題,希望形成守護受虐兒的社會網絡,只要哪裡出現受虐兒,馬上就有像「佳佳」守護神的您我,立刻挺身通報,幫助受虐兒。
 
活動當天,內政部兒童局張秀鴛局長說:「由於國人習得過去傳統父權社會”不打不成器”的管教方式,導致國內家暴事件頻傳,而孩子們有模仿能力,不知不覺中也將暴力模式施加下一代。兒童受暴後的生理創傷會消失,但是心理創傷卻需要很長的時間療癒,更需要付出龐大的社會成本去輔導、治療。因此,若要終止暴力循環,必須讓父母先先建立正確的教養觀念,軟硬兼施管教子女,而非一昧嚴厲訓斥,否則將危害子女心理健康,暴力循環無法停止。」家扶基金會主張「用愛包圍、終止暴力循環」的理念,並於全國各地舉辦「預防勝於治療」的兒保宣導活動,讓更多人瞭解保護兒童的重要性。
 
今年在信義威秀廣場舉行兒保戶外宣導活動,現場有:兒保即時通、打擊「霸凌」球、兒保故事屋、孩要笑嗨嗨…等攤位,希望藉由遊戲設計方式讓大家更淺顯易瞭何謂兒虐、如何中斷暴力循環,以及保護兒童後端服務,例如;加入寄養家庭行列,打開家門讓愛住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