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動態與新聞議題
首頁 〉 議題庫 〉
家扶動態與新聞議題
弱勢家庭兒童被迫成為「早熟小大人」8成孩子分擔親職工作 4成5自覺是大人 6分之1對未來沒盼望 |
作 者 : |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
年 份 : | 2012 |
會刊抬頭 : |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
13歲的小惠(化名)要照顧病弱的媽媽還要兼顧家中大小事,她不怕辛苦,只害怕媽媽會突然過世;11歲的小風(化名)雖然不喜歡處理奶奶的大小便,卻每天不厭其煩的做,他說「如果不幫阿嬤的話,她會很臭很可憐」;11歲的小羚(化名),假日的清晨5點就要起床,因為要幫阿嬤到市場賣菜賺錢,她說:很累!但這是她可以為家裡做的事……。臺灣有一群小孩,他們的童年與一般小孩不同,他們課後要幫忙家裡的生計、要照料家人,甚至要犧牲上學的時間……。他們的名字不是小孩,是早熟小大人!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委託家扶基金會、兒福聯盟進行的「2011臺灣弱勢兒童親職化現況調查」今(1)日公布,根據這份針對臺灣經濟弱勢、偏鄉弱勢家庭「早熟小大人」的調查,臺灣地區有8成以上的弱勢家庭兒童少年不僅需要幫忙做家事,還需要協助照顧工作或任務,提供情感支持與陪伴。令人不捨的是,面對家庭弱勢、課業問題及親職化的身心負荷,他們只能擦乾眼淚,被迫長大……。
「2011臺灣弱勢兒童親職化現況調查」是針對臺灣經濟弱勢、偏鄉弱勢家庭的國小4年級至國中3年級的兒童少年進行的問卷調查,共發出1,100份、回收有效樣本1,071份,在95%的信賴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05%。
調查發現:8成以上的弱勢家庭兒童少年不僅需要幫忙做家事,還需要協助照顧工作或任務、提供情感支持與陪伴,甚至有16.7%的孩子需要幫忙賺錢貼補家用;4成5的兒童少年認為,自己在家的角色像大人而不是小孩,對於負擔家裡大小事的責任,有2成5的孩子表示,因為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這些工作原本是大人的工作,對小小年紀的他們來說過於沈重,但調查卻反映,孩子不以為苦,反而有高達7成認為「這本來就是我應該做的」。孩子的早熟、體貼,令人心疼。
然而,孩子沒有說出來的苦,問卷內容無法掩藏。調查發現,許多孩子表示:我好累、我不知道怎麼做、我想有自己的時間、我其實壓力很大。10名孩子中就有1名在最近半年因為要照顧家人,向學校請假;每5名孩子就有1名生活在高度壓力狀況之中,而且至少長達半年,他們自覺壓力很大,身體累累的、常睡不好、好像快要生病、覺得很多事情都做不好,甚至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調查並顯示,每6名孩子就有1名覺得不被瞭解與喜歡,對未來較不抱持希望。
對照教育部於去年5月公布的「中小學生做家務調查」,近四分之一的中小學生沒有做過家事;民間團體去年3月底公布的「新世代兒童家事行為大調查」,超過52%的臺灣孩童每日做家事時間不到10分鐘,更加凸顯了弱勢家庭兒童親職化沈重負擔的處境。
中信慈善基金會高人傑執行長表示,過去的統計資料顯示,越常分擔親職工作者,對其就學權益與同儕互動發展呈現越不利的影響,這份調查反映出孩子無助、自卑及對未來悲觀的態度,似乎進一步證實,弱勢家庭中越常分擔親職工作的兒童少年,在沈重的家庭親職責任下,往往同時面對著家庭困境無法突破、孩子的成長發展杳然無望的雙重困境。
家扶基金會社工處處長翁慧圓指出,承擔過多原屬家長的工作與責任的小孩,國外稱為親職化兒童(parentified children),此類兒童與一般兒童分擔家事最主要的差異在:從事家務的類型、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完成家務/任務所花費的時間、從事家務或任務的過程中缺乏指導、完成時沒有獲得任何讚美,甚或是在承擔家務的責任沒有選擇性,他們只能犧牲放學後的有限時間,幫助家人承擔物質及精神上的困境,他們的童年披上了沈重責任的外衣。活動的現場邀請到兩位家扶基金會所扶助的兒童現身說法:分擔家計的小羚、家務分擔的小風,他們都是今年「親職化兒童服務方案」要幫助的早熟小大人:
★11歲的小羚,父母親離婚離家,是典型的隔代教養家庭。
小羚雖然年紀小,卻很懂事、很孝順,她不僅幫忙阿嬤做家務、照顧3名年幼弟妹,假日更是清晨5點就起床幫忙整理蔬菜,陪阿嬤到菜市場做生意,小羚叫賣、找零、打包……,樣樣不含糊,是菜市場中令人疼惜的身影。小羚說:很累,可是,這是她可以為家裡做的事。
★11歲的小風,阿嬤中風、爸爸小中風,家中生計全靠媽媽。
阿嬤長期臥病在床,生活無法自理,爸爸生活雖然能自理,行走需人攙扶,二個病人的照料工作全都落在小風和哥哥3兄弟身上。因此,小風3兄弟放學後都直接回家,因為家裡有一堆事等著他們,煮飯、洗衣,還有為阿嬤餵飯、換尿布、洗澡;阿嬤不喜歡穿尿布,大、小便直接留在床上,屋內空氣瀰漫著令人作嘔的味道,清理,是小風的工作,不喜歡,卻每天不厭其煩的做。小風說:「如果我不幫阿嬤的話,她會很臭很可憐!」。兩個病人加三個小孩,小風媽媽為了掙更多的錢,每天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9點,白天雖有居家服務員幫忙,晚上仍須小風兄弟3人輪流照顧爸爸及阿嬤,3個兄弟放學後及假日的時間,全部都待在家裡,與外界的接觸形成半封閉狀況。
至於活動現場播放的影片主角小惠,一家四口住在偏遠山區的破舊矮房,媽媽罹患先天性心臟病、身體孱弱,20歲的姐姐則因感情因素離家不知去向,家中僅有父親打零工維持生計。因為媽媽只認識自己名字,每個星期固定回醫院就診,都需要小惠陪同,有時甚至必須向學校請假。小惠不只被迫替代了媽媽的角色,要照料家中的大小事,還要照顧媽媽的身體;好多次,媽媽在家昏倒,都在緊急中搶救回來。因為時常請假,沒有時間念書,小惠的學習能力出現障礙,成績嚴重落後,小惠私底下說:「我也想跟上進度;但是,我好擔心媽媽的身體,我害怕媽媽會突然過世!」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王明仁沈重地表示,貧困家庭裡長期存在著像小羚、小風這樣的孩子,孩子無法選擇生活的環境,生長在貧困家庭的弱勢兒童被迫必須處理及承擔沈重的家事,失去童年的生活;令人不捨的是,他們雖然沒有選擇,卻也沒有埋怨,默默承受。 王明仁執行長強調,弱勢家庭裡負擔親職責任的兒童,若沒有適當的協助,學習表現可能受到影響,出現自卑的心理;當他發現自己的生活與多數同學們不太相同,尋求同儕認同也可能受挫,產生自閉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