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動態與新聞議題
首頁 〉 議題庫 〉 家扶動態與新聞議題
經濟弱勢兒遲緩發生率佔10% 偏鄉更高達27.2%
作  者 :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年  份 : 2014
玲玲今年剛滿三歲,胖嘟嘟的長得很可愛,讓人看了都忍不住要捏一下。但是您知道嗎?一年多前,玲玲多次親眼目睹父親對母親施暴的畫面,父親不斷的對母親揮拳、甩耳光,而母親卻無力掙脫,只能拼命的嘶喊,讓玲玲驚嚇到整個人蜷縮到牆角哭泣。原本才開始呀呀學語的玲玲卻出現了社會行為退縮,懼怕陌生人,像是已經學會叫媽媽、姐姐的她,但現在卻連一句話都不說了,整個人的眼神也變得呆滯,反應遲鈍…。
 
早產的哲哲躺在保溫箱近兩個月,靠著外力的輔助治療才得以穩定呼吸、進食。如今哲哲與同齡孩子的發展差距因著早產的因素更為懸殊,哲哲的無法站立、無法行走、無法表達、無法吞嚥…等,對於經濟弱勢,又無教養特殊需求孩子經驗的母親,心如針扎外,更是韌力的考驗…。 
 
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發展,不論是極度早產兒、患有重症或是罕見疾病兒童的存活率持續攀升。其養育觀念仍著重於兒童急性疾病的變化與治療居多,反而忽略了症狀已緩慢出現且不明顯的發展遲緩。實務經驗發現,有一群經濟弱勢的兒童,在發展過程中,因為本身先天或後天的健康狀態不穩定,或是長期曝露於不良的環境中,例如:問題家庭、文化刺激不足及受虐兒童等,而增加了未來出現發展障礙的機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發展遲緩兒童的發生率約為6-8%,然以本會(102年)經濟弱勢兒童發展篩檢結果平均為10%,顯然高於平均值。特別在,鄉村型地區疑似發展遲緩機率更高達27.2%,顯示經濟弱勢家庭,面對較高的風險承擔及社會成本。由於偏遠鄉鎮早療的療育資源不到位、且地處於交通不便區域,家長需路途跋涉到都會區接受療育;家庭特色多屬單親、隔代教養或新住民家庭,其家庭參與療育的量能也明顯落後。為整合資源,提高服務品質,降低社會成本,家扶基金會於3月19日假台北NGO會館舉辦「慢飛傳愛 長大不難」募款記者會,號召社會大眾以捐款行動支持,投入偏鄉匱乏的資源、人力,期盼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早期治療,幫助偏鄉兒健康長大! 
 
家扶基金會周明泉副執行長表示,為幫助發展遲緩兒童能夠在發展的關鍵時期獲得妥善之治療與照顧,家扶基金會於1996年正式投入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的行列,提供通報轉介、個案管理及日托療育等服務。特別是0-6歲兒童是早期療育的黃金期,依本會扶助家庭0-6歲兒童合計有3,270名,需要特別的關注。以本會目前提供早療服務的五個區域(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相比較,疑似發展遲緩兒童比例最高者為雲林縣(27.2%),遠高於都會型台中市(5.4%)及台北市(7.9%)。突顯鄉村型地區面臨療育資源不足、家長對於兒童發展的概念未普及等情形。 
 
大同育幼院黃劍峰院長強調偏鄉服務的潛在性與必要性,黃院長特別提及,院內曾輔導過的偏鄉部落成功個案-阿美。阿美的先生因故入獄後,獨自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回部落娘家居住。小時候因高燒失聰的阿美(聽障中度),外出謀職頻頻受挫,最後僅能選擇在家中承接零星的代工賺取微薄的家用。同樣,也因為阿美的生理功能限制,無法正常的聽與說,以致於兩個年幼的孩子,刺激與示範不足,明顯出現認知及語言遲緩。初期,因著阿美的自卑與封閉,多次拒絕所有資源的介入,在幾經協調說明後,勉強同意外展醫療團隊的到宅評估。評估後發現小慕(3歲)語言認知發展遲緩及小恩(2歲)輕度智障,其結果令人擔心,但也開啟了後續相關服務介入的契機。一年半以來,透過每週一次到宅服務的介入、生活物資的提供、經濟學費的補貼、就學的安排與適應追蹤、托兒所巡輔資源的連結及到院整體鑑定…等,如今小慕及小恩再度鑑定已無發展遲緩情形,在班上不僅是老師得力的小助手,更是熱情幫助同學的小天使。
 
  《幼時創傷經驗、環境刺激不足的玲玲》
 
一年多前,才開始呀呀學語的玲玲,多次親眼目睹父親對母親施暴的畫面,使得玲玲身心發展開始出現了異常,社會行為退縮,懼怕陌生人,特別是男生,只要媽媽一離開視線,就開始緊張的大哭。原本已經學會叫媽媽、姐姐的玲玲,但現在卻連一句話都不說了,整個人的眼神也變得呆滯,反應遲鈍。經家扶社工老師的協助下,安排輔導員每周一次到家幫玲玲接受啟蒙教育,利用說故事繪本及教具操作的方式,引導玲玲口語理解及認知能力的學習,同時更教導母親簡單的親職技巧,就這樣經過了一年六個月的早期療育服務,玲玲整個人慢慢的變得靈活有生氣,話也愈來愈多,講得愈來愈清楚。玲玲媽媽喜悅的心情及壓力也如釋重負般的宣洩出來了,且還會開玩笑的告訴教保老師和社工員,『我們家玲玲啊!現在每天一回到家,就開始一直講、一直講個不停,還會管人家呢!能不能請老師叫她不要再說了,講得好煩喔!』。
 
 《失親、天生早產的哲哲》
 
哲哲還在母腹中,即遭生父的遺棄,哲哲母親選擇勇敢面對、獨自承擔。由於孕程的低落情緒及不明疾病的風險,哲哲在大部分器官尚未成熟時,提早誕生,躺在保溫箱近兩個月的哲哲,靠著外力的輔助治療才得以穩定呼吸、進食,這段時間,對哲哲及媽媽來說皆是磨難與折騰。漸漸長大的哲哲與同齡孩子的發展差距,因著早產的因素更為懸殊,他無法站立、無法行走、無法表達、無法吞嚥…等。
 
無助、焦急的情緒及經濟壓力對獨自養育特殊孩子是相當大的重擔,哲哲媽媽數度的求助無門、夜宿街頭,一度想要了結自己與哲哲的生命,當下,因為哲哲的笑臉,瞬間點燃母職的天性及心中的盼望,而放棄尋短,願意再給哲哲及自己一個重生的機會。為能把握哲哲療育的黃金時期,家扶介入安排治療課程,並協助參與相關的親職教育課程。哲哲媽媽運用所學的訓練技巧,每天例行地陪著哲哲進行一個個的發聲練習、一個個的詞語運用及一個接一個的動作訓練。為了讓哲哲獲得更好的學習環境,選擇承擔更多的租金壓力,從偏遠的深坑地區搬遷至療育資源較豐富的中和地區。哲哲媽媽面對沉重經濟壓力,除了持續靠著承接更多的居家清潔工作賺取生活費外,自己更常常是兩餐併一餐地節省生活開銷。現在的哲哲,因著媽媽的堅持,在各樣的發展能力上有著長足的進步,並計畫在暑假過後進入普通幼稚園就讀。
 
周明泉副執行長表示,看到一位受家暴的單親弱勢母親變開朗,變快樂,或者遲緩孩子變活潑,有進步,這就家扶提供扶助及推動整合性早療服務最大的目的,讓一個家庭從失能的邊緣重新感受到幸福與希望。目前家扶發展學園除了安置一般社會家庭的身心障礙及發展遲緩兒外,特別是對於弱勢及特殊需求兒童(經濟弱勢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寄養家庭以及兒童保護當中的受虐兒)的整合性療育,讓這些學前幼兒接受早期療育,相信未來像玲玲、哲哲這樣的孩子,都能夠有不錯的成效,以避免轉銜國小後再繼續接受特殊教育的安置,而能省下大筆的教育成本。周副執行長再次強調,早期療育關注的焦點,應放在因為家庭處於不利地位,像是低教育程度、低社經地位、偏遠地區、文化刺激不足等兒童發展的協助工作上,這些兒童的發展之所以遲緩,不見得是因為生理機能的限制或失功能,而是其生存的環境存在許多不利發展的因素,若相關療育、社會福利資源能及早介入,此類兒童發展遲緩的現象得以消除或改善,而能保障兒童健康生存與發展的權力。
 
日本對於早療的權威研究:「六歲以前有障礙的孩子,給他適當的復健、教育,比起六歲以後才開始接受,效果差距的倍數是三十倍。」周明泉副執行長感嘆的說:「雖然如此,但有些家庭因為經濟壓力、資源不足,讓多數台灣父母被迫放棄早療。若扣掉健保等社會補助,多重障礙兒早療費用,一年超過六十萬元,光是站立架、特殊餐具,扣掉補助每個人也要上萬元,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承擔的費用與人力,更何況是家扶所扶助的家庭。」
 
為此,慧榮科技公司率先響應捐贈偏鄉服務車。副執行感謝企業的投入,並呼籲:「孩子的成長不能等,邀您伸出援手,幫助貧童長大不難!」;同時推動偏鄉「三早」計劃-及早發現、及早介入、及早治療,就是希望透過家扶在地系統、在地紮根的服務資源做整合,運用專業社工人力進入偏鄉社區,幫助偏貧角落的孩子不再孤單,擁有健康長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