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動態與新聞議題
首頁 〉 議題庫 〉 家扶動態與新聞議題
大人「不聽話」、小孩「不關心」、弱勢家庭「不活躍」
作  者 :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年  份 : 102.11.12

2013兒童人權日-社會參與權及表意權大調查  「社會新聞」為兒少最關心的「時事」

不到三成孩子認為自己的發言能影響政策決定  家扶籲大人應聽取兒少訴求

2013兒童人權日-社會參與權及表意權大調查 新聞稿  敬請惠予刊登

「身為學生,我覺得每天這樣子的上學真的很累…現在許多教育制度都是錯的,我希望能全面改進,不要讓我們學生當白老鼠!」(2013/10/11本次調查學生心聲)

「超過20個高中學生所組成的教改團體在教育部前拉布條抗議,希望能暫緩執行12年國教、落實課程選修制度,並在日後規劃教改方案時,也能有學生代表參與…但他們的行動,最終也無法讓教育部緩下腳步。」(2011/8/21公視新聞網)

七成以上的中學生認為自己對社會難以發揮影響力

孩子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培養具有關懷社會、參與公共事務能力的下一代,不僅是大人的義務,更是兒童的基本權利。然而,現代的中學生是否真的具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父母親、老師們是否願意傾聽他們的意見表達?一般中學生是否會關心生活周遭的公共事務呢?根據家扶基金會在世界兒童人權日前夕,針對中學生所進行的「2013兒童人權日-兒童參與權及表意權調查」發現,有15.8%的中學生在家裏沒有自我表達意見的機會,21.5%的中學生在學校內缺乏自由表達自我意見的機會;換句話說,四個中學生就有一位在學校內是沉默的,他沒辦法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此外,有71%的中學生認為自己的意見表達難以對社會造成影響,其中更有13.8%的人認為自己的意見無法影響到事情的結果;顯示出中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比較缺乏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意見,以及有大人「不聽話」(政策決策過程中少聽取兒少的意見),兒少「不關心」(不夠關心公共事務) 之現象。家扶基金會在兒童人權日前夕,呼籲大人「要聽」,且聽進孩子的心聲;並鼓勵孩子們要「要看」多關注公共事務;期待學校及家庭都能幫助孩子「要說」,培養表意及社會參與的能力。

七成以上的中學生有話要說曾受阻

本調查針對1,470名國中及高中生施測,在95%的信賴水準下,誤差值不超過±2.55%。本調查結果顯示,在表意權的自由度上,有近六成(55.8%)的學生表示在社會上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顯示出多數兒少在社會上普遍擁有言論自由。不過,雖有自由發言機會,卻僅三成左右(29.5%)的中學生指出,他們可以不受阻礙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亦即,有七成以上的學生有話要說時曾受阻。而在意見採納上,即使是與自己切身相關的重大議題,僅29%的孩子肯定自己所表達的意見在社會上可能影響結果,呈現出大人「不聽取小孩話」的現象,即使在制訂與兒少切身相關的政策,兒少的表意也很難被聽取,以致於政府在制定兒少切身相關的公共政策時,孩子們能夠為自己發聲的影響力卻很有限。尤其自2011年開始,即有高中生透過網路連署、走上街頭,提出對12年國教的疑慮及建議,只是兒少的呼聲並未受到正視,教改的腳步未曾停下。雖然兒少的表意權自由度高,但在兒少發言的影響力卻顯薄弱。本次調查還是有學生對已推動上路的12年國教寫下「不想當教改的白老鼠」、「身為學生,我覺得每天這樣子的上學真的很累…強壓式的讀書方法是沒效果的…」的心聲。與兒少切身相關的政策制定過程中,應有合適的機制,讓兒少有表意機會並適度納入兒少建言。過往研究文獻即指出,個人在生命階段早期經驗對往後社會參與行為有很深遠的影響。在兒少階段表意及社會參與未習得正向經驗,在長大成人後可能發展為淡漠的公民。

記者會現場邀請到今年就讀高一的小嵐分享參與公共事務的經驗。小嵐曾在網路上撰寫「馬祖未來不必賭」的文章,感動許多馬祖人返鄉投票。小嵐說「雖然當時是國中生,年紀還小,但馬祖設賭場是攸關自己家鄉未來命運的重大議題,因此希望能夠透過文章表達她的理念」。文章獲媒體報導後引起廣大迴響,也有大人持反對的意見,甚至有人透過阿公想說服她接受博弈對離島發展的好處。雖然會有人反對,但她也藉著這次社會參與的機會交到許多理念相同的好朋友。她也鼓勵所有兒少要「關心自己的未來、勇敢表意」。

近半數的中學生未曾參與公共事務

這項調查顯示:近半數的中學生(48.1%)沒參與過公共事務,其中以『我對公共事務不了解』的原因佔32.5%為最多,其次是27.8%的『對公共事務沒興趣』,第三位是『沒空參加』佔16.2%。在調查報告中也看到了兒少缺乏關心政治經濟時事的熱忱,比較多關注羶色腥的社會新聞和消費、休閒的生活新聞。對這些中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管道最主要以校內社團或學生會為主,佔32.2%;其次是網路社群,佔24.8%。單就中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管道來看,仍然是相當局限,缺乏多樣性的學習選擇,實在不能給青少年一個健康而豐富的公共事務參與和學習的環境;其中又以弱勢家庭的兒少,在關注公共事務的表現上最「不活躍」。

近七成的中學生對社會新聞最感興趣

孩子接觸新聞的情形可呈現兒少獲知公共訊息的狀況以及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度。本次調查發現,兒少有「不關心」(不關心公共事務)的現象。在接觸資訊上,呈現重八卦、休閒,輕公共事務的調查結果。兒少接觸新聞的內容,以社會新聞(67.8%)為最常接觸的種類,其次是休閒類的生活新聞(52.9%),會專注政治(36.5%)、經濟(27.5%)新聞的兒少比例則明顯偏低;實際參與面上,有超過半數的孩子(52%)從未參加過任何公共事務,有參加過的,以參加校內社團(32.2%)或網路社群為(24.8%)為主要管道。兒少沒有參與公共事務的主因是「對公共事務不瞭解,不知如何參與」(32.5%)及「對公共事務沒有興趣」(27.8%)。從孩子接觸訊息的種類,可知多數孩子關心公共事務國家大事的仍屬少數。反而常關注於辭彙露骨、內容聳動的社會新聞及休閒消費類的生活新聞,孩子在社會參與上的積極度令人憂心。今年就讀國一的小程表示,平常和同學聊天較少聊到公共事務的新聞,但他還是覺得需要關注新聞。高二的小樺,也表示期待政府多聽聽他們的聲音,參考他們的意見。

單親、隔代教養的中學生最弱勢

再進一步分析,經濟弱勢、單親隔代教養家庭的兒少在參與公共事務的狀況較「不活躍」。本調查即發現貧困家庭兒少較小康家庭兒少較少了解公共事務單親家庭兒少與祖孫家庭兒少經常接觸新聞比例較低,三代同堂兒少與雙親家庭兒少經常接觸新聞瞭解公共事務之比例相對較高。經濟收入越高,家庭所能提供的政治社會化環境與刺激也越多;雙親家庭、三代同堂家庭因家中支持系統較豐沛,較有人力和心力與兒少分享公共事務機會。隔代教養、單親家庭,前者因教養方式多屬訓勉、監控、限制為多,無法符合孫輩成長需求,後者則因主要照顧者通常得負起多重親職角色,時間、精力、資源受到擠壓,影響兒少接觸公共事務之可能性。可見經濟弱勢及家庭支持系統薄弱的家庭,更需外界適當關懷、介入,與孩子討論時事議題,刺激孩子關懷公共事務。

從『聽、看、說』培養公民社會意識

家扶基金會針對《2013兒童人權日-社會參與權及表意權調查》發現大人「不聽話」、小孩「不關心」及弱勢家庭「不活躍」的現象,特別提出了「要聽、要看、要說」的三項建言,建請政府、學校及家庭、兒少們一起來努力,提供學習環境和機會,鼓勵兒少主動關心並參與時事,創造屬於他們自己未來的公民社會。

l   呼籲政府『要聽』:與兒少切身相關的公共政策制定時,能建立辦理兒少高峯會議,真正聽進孩子的心聲,並採納兒少建言,做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據。

l   學校及家庭『要說』:學校及家庭應鼓勵弱勢家庭兒少,提升他們社會參與的機會,培養他們表意的能力。

l   鼓勵兒少『要看』:引導兒少多看生活周遭的現象、多關心公共事務,並培養公民社會的意識。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兒少佔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少子化及老年化的趨勢,未來兒少更需要具有競爭力,尤其弱勢兒少更需要拉他們一把,提高社會參與。我們都不希望國家的下一代,成為不關心公共事物的冷漠兒少。希望他們主動關心,甚至以行動來創造屬於他們的未來。然而現行的制度當中,即使是與兒少切身相關的事務,並未有合適機制納入孩子的建議,讓孩子的心聲有被實踐的機會。家扶呼籲社會應建立機制,如政府在制定兒少有關政策時,宜有以兒少為主體的焦點團體或公聽會,依兒少年齡大小與成熟程度,權衡、接納孩子建言。並協助弱勢孩子也能有平等參與、表意的機會,以期我們的兒少未來都能成長為關心時事、有創造力、成熟負責任的公民!

關  鍵 字: 2013年,兒童人權日,社會參與權,表意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