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展與社會倡議
首頁 〉 議題庫 〉 研究發展與社會倡議
寄養家庭高齡化又急又快 五年成長兩倍 平均每6戶有1戶超過60歲
作  者 :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年  份 : 2015

愛要及時! 30加入不嫌早;頑皮少年蛻變為從軍青年  小瑋感謝寄養爸媽再造之恩

 
台灣社會高齡化近年來成為大家關注的議題,寄養家庭也呈現高齡化的趨勢,比起五年前每14戶才有一戶60歲以上寄養家庭,現在平均每6戶就有1戶屬60歲以上家庭,高齡速度又急又快!高齡化的隱憂為整體服務年限將縮短,進而減少寄養家庭數!為吸引新生代的家庭加入寄養家庭,家扶今年邀請知名演員李李仁擔任寄養代言人,並拍攝「打開家門讓愛住進來」公益短片,與家扶基金會齊呼籲:愛要及時!歡迎結婚超過兩年、身心健康,具高中以上學歷、年齡25-60歲、收入穩固且有充足空間的家庭,一起投入寄養家庭的行列。
 
照顧寄養兒童需要許多精力和全心的關注,考量寄養父母的體力負荷,大多數縣市將65歲訂為寄養服務的退休年齡。寄養家庭的主力以40-60歲,收入穩定、子女長大的家庭為主,比例超過八成(80.33%)。但數據顯示,近年來寄養家庭逐漸高齡化。目前服務中的寄養家庭,60歲以上屆齡寄養家庭比例逐年上攀,從98年的6.79%增加到15.02%,五年來成長超過兩倍!不但屆齡的長青家庭增長,中壯年與青年家庭的服務比例也逐年降低。98年還有超過半數(52.54%)的寄養家庭在50歲以下,到102年僅剩三成(35.40%),減少將近兩成(17.14%)!高齡化的隱憂為整體服務年限將縮短,進而減少寄養家庭數。長青寄養家庭因照顧經驗豐富,常擔任救火隊的角色,接納新進寄養家庭不知如何照顧的孩子,是寄養體系中重要的一環。然長輩受到健康、體力等限制終究會退休,仍須有新一代家庭投入,傳承經驗,持續愛的接力。
 

寄養服務救火隊 磨練20載

 
資深寄養家庭瑞群爸爸和鈺筑媽媽,被稱為「寄養服務的救火隊」,在寄養體系服務20年、照顧過42名孩子,任何時間只要家扶一通電話,無論多麼緊急,迷路、離家出走、受虐、遭性侵害的孩子,他們都能接進家中照顧,是家扶可靠的夥伴。老練的照顧經驗,是從和寄養童互動中點滴累積出來的。最讓瑞群爸爸和鈺筑媽媽傷腦筋的小瑋,小時候老是打架、欺負同學…每天都出難題考驗寄養家庭的智慧。一開始寄養爸媽教導小瑋,小瑋不服,老是以「騙肖仔~!」出口頂撞。寄養爸媽調整教養方式,既然小瑋不喜歡被大人唸,就讓他記錄自己的行為,讓他對自己負責。鈺筑媽媽作了表格,請小瑋勾選每天闖了什麼禍、也請他記錄自己做了什麼值得誇獎的好事。慢慢地,小瑋打架、罵髒話的勾勾減少了,優點的欄位增加了…如今小瑋成年,也效法瑞群爸爸從軍。今天小瑋特別北上為年滿65歲,從寄養行列退休的瑞群爸爸獻上大蛋糕「小時候我真是讓您傷透腦筋!這些年來為了照顧我們,您一年365天沒有好好休息,謝謝您!爸爸您真的辛苦了!」瑞群爸爸說:「看到這些孩子長大、成熟,是我最大的驕傲!可惜近年來因年紀漸長,體力不如前,誠心希望能有新進家庭加入,讓愛不止息。」
 
代言人李李仁看到自立青年小瑋,特別有感觸。回憶自己小時候是單親家庭的鑰匙兒,可以同理在成長過程中,缺少家人陪伴的孤獨感和挫折感,如果缺少關懷,很容易在成長的過程有許多負面的情緒,或以某些方式宣洩,吸引別人注意。每個孩子都需要好好被照顧和疼愛,如今因為寄養家庭無私的愛,翻轉了一個孩子的未來,很感謝這些充滿愛心的寄養家庭,給需要照顧的孩子們一個溫暖的家!
 

30而入不嫌早  愛要及時

 
玫君媽媽是從30歲開始擔任寄養媽媽,前後加起來已有12年的時間,照顧過17個寄養童,剛開始服務時,自己的孩子還年幼,故一開始希望照顧大一點、可打理起居的青少年。沒想到越服務越有心得,一般寄養家庭應付不來的大孩子,都會送到玫君媽媽家。家暴、性侵、或有精神疾病的孩子…對玫君媽媽是極大的挑戰,也常會讓她感到挫折。「每個寄養童都像是一張美麗的圖片,剛進到寄養家庭卻是支離散亂的拼圖,而我們就是用愛心、耐心,將一片片散亂的生命碎片拼回完整。」藉著經驗累積,一直服務到第六年,面對各式各樣的大孩子,玫君媽媽才比較有心得、有把握,驚慌失措的少女、叛逆少年都可在玫君媽媽的家中得到安定。玫君媽媽說「雖然辛苦、但充滿挑戰,看到孩子的生命因為有我們的陪伴而改變,這份感動是任何有形物質都無法取代的!寄養服務需要經驗的累積,希望有愛的家庭,一起接受這個意義非凡的挑戰!」
 
一般年輕的家庭常見的顧慮是「自己的孩子都顧不好了,哪還有餘力去顧別人的孩子呢?」。今年35歲,服務年資兩年的韻晨媽媽,是目前少數的青年寄養家庭,原先的人生規劃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都上小學後再開始擔任寄養家庭,然而因先生鼓勵「愛要及時」,兩人毅然投入寄養家庭的行列。既要照顧自己年幼的孩子,又要照顧寄養童,韻晨媽媽也有很疲勞的時候。目前照顧的寶寶,剛來到家中時臉上長滿不明疹子,皮膚多處潰爛,身體狀況不佳,韻晨媽媽總陪著寶寶進出醫院,即使剛來到家中,寶寶還沒健保,為讓寶寶得到康復,韻晨媽媽毫無怨尤地自費讓他皮膚得到完全醫治。看到寶寶白嫩健康,是她最大的成就感!自從寄養童來到家中,全家人變得更緊密,先生會主動幫忙照顧、自己的孩子看到年齡相仿的寄養童,剛來到家中穿著小到不合身的舊衣服,覺得很心疼,把寄養童當成自己的朋友來相處、或是當成自己的手足來照顧。韻晨媽媽表示:「雖然辛苦但很值得,寄養孩子不但沒有分散我們的愛,反而讓我們一家人愛更大、更願意付出、彼此關係更緊密!歡迎有愛心、有毅力的家庭,一起加入寄養家庭的行列。」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寄養家庭的培育,從剛開始上手到要培養出老練的寄養家庭需要時間磨練,瑞群爸爸和鈺筑媽媽能夠成為寄養家庭救火隊、玫君媽媽能成為不幸少年少女的避風港,都是在經驗中累積出來的。中壯齡的家庭已有豐富育兒經驗,一般來說能較快上手;青年家庭,大多數子女還在學齡前至學齡階段,需要花費較多的精神照顧,願意踏入的家庭較少。相信像韻晨媽媽當初這樣心動,但還不敢行動的家庭不在少數。家扶尋找愛的接班人,呼籲有愛心的家庭愛要及時,服務中累積的寶貴經驗,能成為更多不幸孩子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