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展與社會倡議
首頁 〉 議題庫 〉 研究發展與社會倡議
我的未來不敢夢?! 兒少未來何去何從?! 僅三成八弱勢兒少對自己未來有信心 家扶宣誓啟動兒少福祉促進計畫
作  者 :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年  份 : 2014.10.1

    十年後當我們的孩子成為國家的主人,我們期待他們是什麼樣子? 孩子們對於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想像?家扶基金會在今日(10/01)記者會宣示啟動兒少福祉促進計畫,邀集學界、實務界及兒少代表組成諮詢小組,並於兩年內完成民間版本「台灣兒少權益與福祉白皮書」,建立未來台灣兒少希望塔台,期盼建構一個符合兒少參與、生存、發展和保護的環境。

    根據去年家扶基金會2013年針對弱勢兒少的調查結果發現,僅有五成左右的兒少滿意現在的生活,且隨著年紀的增長,對於自己生活的滿意度愈來愈低,12歲以下的兒童有七成滿意自己生活,但高中階段的青少年,生活滿意度僅剩四成五。更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三成八的弱勢兒少對自己未來有信心,這也都顯示了台灣兒少面臨了「我的未來不敢夢」的困境。

    家扶基金會何素秋執行長表示「自去年政府推動組織再造,裁併兒童局後,家扶憂心兒少權益與福祉遭邊緣化,進而推動一連串的倡議與研究。從台灣目前的現況來看,兒少權益與福祉的政策綱領散落在各個法規當中各自表述,容易造成不同部會在推動兒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時,形成多頭馬車之困境,兒少權益與福祉也經常流於宣示性意義,產生台灣目前的兒少政策有法規未落實、修法急就章、政策待整合的困境。」今年六月桃園縣發生「父親入獄沒交代….3娃丟家中自生自滅」案件,便顯示兒權法54條之1的不足。由於兒權法第54條之1僅針對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之父母或主要照顧者進行訪查與通報,且訪查對象僅限12歲以下兒童,以致非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之受刑人,其未成年子女容易因為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入獄,而未獲得基本生活照顧,潛藏照顧疏忽危機,影響兒童的安全和福祉。又如今年三月的社會新聞「女外勞生活困頓 一家三口住墳墓!為讓女兒就學向警投案」,凸顯兒少權法第22條制訂法規時,涵蓋對象之不足,導致無國籍兒少權益未受到保障。家長不買單的12年國教、政府發放保母托育補助費缺乏定價配套措施等問題,都是政府在制定兒少政策實務執行面時,未做充分溝通,有待整合的實例。

    有鑑於此,家扶基金會邀集學界、實務界及兒少代表組成諮詢小組,推動「兒少福祉促進計畫」,透過了解兒少的需求,舉辦兒少政策論壇,提出更貼近兒少觀點的福利政策,預計兩年內完成以全國兒少福祉為對象的民間版本「台灣兒少權益與福祉白皮書」,同時成立「台灣家扶智庫:兒童暨家庭福利實務研究平台」,蒐集兒少領域相關研究、數據資料與知識成果,建立兒少福利服務輸送的知識與討論平台。家扶也將與學術界合作及獎助有關領域研究生投入兒少暨家庭政策實務研究,做為推動台灣兒少權益與福祉的參考,建構一個屬於台灣完整的「兒少希望塔台」願景。

    記者會現場,家扶基金會何素秋執行長,東海大學社工系曾華源教授、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官有垣教授、青年代表徐韜,一同建立台灣兒少希望塔台,象徵民間版本「台灣兒少權益與福祉白皮書」計畫啟程。

 

※兒少希望塔台三元素※

元素一:兒少政策健全

元素二:法規制定嚴謹

元素三:兒少聲音聽見

 

    家扶基金會何素秋執行長表示,兒少福祉,不應該只是口號!以往大家想到家扶都是與弱勢兒少的服務層面連結,然而兒少是國家進步的原動力,也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家扶有責任為這群主人翁的未來多盡一分心力。期盼讓我們的孩子能夠有更完整的成長環境,並期待監督政府各部門於各項政策實施,落實兒少最佳利益,建構一個能夠符合兒少參與、生存、發展和保護的環境。

 

關  鍵 字: 2014年,兒少福祉促進計畫,台灣兒少權益與福祉白皮書,家扶智庫,弱勢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