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動態與新聞議題
首頁 〉 議題庫 〉
家扶動態與新聞議題
家扶基金會表揚5位走出貧窮試煉、感恩回饋的傑出自立青年 |
作 者 : |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
年 份 : | 2012 |
會刊抬頭 : |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
「在赤腳、身穿麵粉袋過苦日子時,謝謝認養人給予的幫助,為了改變命運我跑到火車站借光苦讀,熬出頭領到第一份薪水時,就是加入認養的行列」、「兒時家裡很窮,就連父親下葬的費用都沒有,而每個月最大的期待是領完扶助金和媽媽去吃一碗陽春麵…,過去受、今日饋則是我現在最大的信念」一句句的心聲來自經過貧窮試煉的家扶傑出自立青年心中最大的感念。
由家扶基金會主辦的101年金扶獎-傑出自立青年表揚活動,今(12)日於台北表揚5位年幼失怙、來自單親家庭的傑出自立青年,並由彭明聰常務董事為他們披上家扶榮譽之光的彩帶,並邀請環境與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柴松林教授頒獎給予肯定,期許他們成為家扶受助兒童最佳的楷模。這五位家扶傑出自立青年—簡明正、林條金、王吉俊、林慶台、陳啟雄,目前已是科技公司主管、企業公司負責人、知名演藝人員、大學教授,都是各行各業最傑出的菁英。他們自小即遭遇人生的各種橫逆,在成長路上跌跌撞撞,然而,不向命運低頭的堅忍性格,讓他們不畏崎嶇勇往直前,最終突破困境品嚐生命的甘甜。
家扶基金會101年「金扶獎」表揚活動,邀請到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高人傑先生,以及維他露公司副總經理莊正祿先生,擔任這次活動的決審委員。5位傑出自立青年的艱辛成長歷程,以及奮發向上的精神令所有的評審委員感動萬分。因此,家扶基金會在今日表揚會上更安排時光隧道,期盼透過時光的回憶與穿梭,讓5位傑出自立青年帶領與會來賓,分享他們感人肺腑的成長故事,同時激勵同處逆境的年輕學子突破困境、永不放棄。而宜蘭家扶中心太鼓隊與舞蹈隊的小朋友也於會中有振奮人心的演出,祝福與感謝這5位也曾是家扶受助兒的自立大哥哥,為他們奮發向上與感恩回饋之心給予最大的掌聲與喝采。
家扶基金會彭明聰常務董事表示,家扶從昔日接受國外援助到自立,62年來已陪伴17萬餘名的國內貧困兒童成長自立,這些自立的孩子,有相當多的比例在立足之後,都會回到家扶中心娘家,和目前正在接受幫助的學子們分享自己成長奮鬥的歷程,並且鼓勵他們克服逆境、勇往直前;同時懷抱感恩之心成為家扶的認養人、助學人。而今日所表揚的5位傑出自立青年,就是啟動愛的循環最佳的典範,例如簡明正先生從學生時期就擔任家扶的義工,在社會立足後,領到第一份薪水時立即投入認養行列至今愛不間斷;林條金先生透過自己一手創立的科技公司,提供家扶弱勢家長與孩子就業的機會;王吉俊先生捐助清寒獎助學金、提供數位學習與教材不遺餘力;林慶台先生積極投入原住民的社區服務工作,讓部落的孩子都能受到妥善照顧;陳啟雄先生不僅擔任家扶認養人,更號召妻兒一起擔任義工回饋社會與鄉里。這些傑出的自立青年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延續家扶最初的愛,這也是家扶扶幼工作傳承不息的原動力。
小時後與阿嬤相依為命的簡明正先生,一家三口擠在三坪不到的鐵皮屋裡,唯一的棲身之所不僅是租來的,更沒有自來水以及廁所,每到寒冬真是苦不堪言。自從簡明正兒時有記憶起,生活就是很窮、很辛苦,身上穿的衣服盡是縫縫補補的痕跡,內褲則是印有中美合作字樣的麵粉袋所做的,上學時候只能打著赤腳,下課就得幫忙分擔家計做手工、送報紙;成績優秀的他,為了領取兩百元的獎學金,自動放棄排名第一、二名只有獎狀肯定沒有獎金的機會。求學階段曾遭受同學母親的輕視與言語的嘲諷,但刻苦自勵的他不因此而自卑,為了節省家裡電費,簡明正把廟裡的供桌當書桌,遇到廟裡做拜拜時,就跑到火車站外的水銀燈下苦讀,在家扶國外認養人及大學時期貴人的激勵下,簡明正順利出國進修,並以一年半極短的時間拿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財務管理和MIS的學位。飲水思源的簡明正感念當時受到許多人的幫助,回國就業後,領到第一份薪水就加入家扶認養的行列,迄今認養貧童已27年,簡明正更經常回到台中北區家扶中心這個永遠的娘家擔任義工,並捐助清寒獎助學金、協助各項扶幼工作,期許自己盡一己之力,回饋給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
現為科技公司董事長的林條金先生,幼年有段窮苦的遭遇,年滿週歲時即失怙、母親改嫁,繼父患重病無法工作,使得林條金從國小時期就得開始幫忙負擔家務,而高工畢業後,林條金捨棄薪水較高的工作,堅持從基層做起學習技術理念,從學徒一路做到廠長職務,因緣際會走上創業路,林條金在多次挫敗環境中仍能勇往直前,草創之初員工人數只有8位,目前員工人數已達70人,廠房規模擴建到一千五百坪並屢獲政府頒獎肯定。林條金感念成長階段彰化家扶中心給予的幫助,在社會立足後,積極參與家扶扶幼工作,擔任義工隊已27年、投入扶幼委員會出錢出力不遺餘力,更不忘保留工作機會給家扶扶助的弱勢家長與孩子,發揮企業扶幼及照顧弱勢責任的他,實為困境孩子奮鬥向上及學習的最佳榜樣。 進小學第一天即接到父親不幸過世消息的王吉俊先生,自幼失怙後母親靠著編竹簍賺取微薄工資養育6個年幼的孩子,王吉俊自小就懂得分擔家計,7歲時同年齡的孩子都在嬉戲、寫作業時,王吉俊則和兄弟姊妹一起編竹簍賺取學費和生活費,一家七口全擠在租來不到7坪的竹籬笆當牆的草房中,每到雨季屋內泥濘不堪、冬季寒風刺骨讓人悲苦難耐,而直到父親過世後的第二年,透過家扶中心認養上的幫助,生活才稍稍改善。王吉俊說,小時候最期待是家扶中心舉辦的冬、夏令營,因為那是唯一我們窮孩子也有機會踏上其他城鎮一同歡樂、增廣見聞的機會。王吉俊在高中時期曾因貧困的自卑感,讓自己有過一段叛逆時期,但隨著年紀的增長與磨練,這股偏差思想逐漸轉為激勵的助力,也讓助人的念頭在心中發芽。王吉俊在事業上闖出一片天後,感恩回饋的他積極投入屏東家扶中心的扶幼工作,擔任扶幼委員義務支援中心各項活動,並以自身經驗,勉勵同樣貧困的孩子努力向上。
因為國片「賽德克‧巴萊」而聲名大噪的素人演員林慶台先生,年幼曾有段鮮少人知道的辛酸過往,林慶台在很小時候父親就過世了,母親獨自扶養四名年幼的孩子,家裡經濟十分拮据,林慶台成為宜蘭家扶中心第一代的認養童。小時候因原住民與漢人的差異,讓他學習受到許多歧視與挫折,曾對自己存在價值產生懷疑的他,重新在棒球領域找回自己,現在令林慶台最難忘的是他小時候曾經是宜蘭縣最有名的投手。但在國中時期,因為遭受到霸凌,讓他開始不適應學校生活,學會抽菸喝酒與打架;畢業後為了分擔家計,林慶台很早就進入了職場,但工作遭受到文化差異的衝擊,林慶台又再度自甘墮落的封閉自己,而一場大病才讓林慶台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選擇進入神學院讀書,從此踏上了傳道之路,並回到部落服務。現在浴火重生的他,運用社會資源積極回饋部落,照顧弱勢族人的生活,並發展部落觀光與文化產業。林慶台感恩的說:「我很感謝家扶,沒有家扶,就沒有今天的我!」人生酸甜苦辣都嚐過的他,現在回頭看看往失意的事,如今是他激勵自己與回饋社會的最佳動力。
現任雲林科技大學教授、曾經當選「第一屆教育百人團獎:技藝導師」的家扶自立青年陳啟雄回憶道:小時候父親去世,一家七口跪在仕紳家的曬穀場懇求借支喪葬費,卻遭冷言拒絕的畫面,至今仍是我們兄弟姊妹心中永遠的痛,但這也成為激勵我們貧困中努力求上進的信念。陳啟雄先生回憶兒時家裡十分窮困,念書時,因為家貧買不起文具,只能用鐮刀削鉛筆;考上一流的學校卻因家境清寒,被迫放棄改念高職當木工,但陳啟雄秉持著「不願被別人踩在腳下」的傲骨,嘗盡千辛萬苦到美國留學,回國後繼續深造取得博士學位,並發揮所長在設計舞台上大放光芒,獲得多項專業獎項的肯定。一路辛苦走來,陳啟雄感念的說,小時候的貧窮是該感謝的,唯有窮苦才能淬鍊出現在的我;另外最感謝台東家扶中心當時對我們及時伸出援手,幫我和哥哥安排了住在美國的認養人。因為家扶,我不用再打赤腳上學、可以參加孩子夢寐以求的夏令營、偶爾吃到一碗陽春麵是最大的幸福,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安心讀書繼續升學,而這份愛我將傳承給自己的兒女,讓他們時時秉持一顆愛人及助人的心,關懷每個需要幫助的人。
家扶基金會王明仁執行長說,貧窮是最好的試煉!這些家扶的自立青年在成長過程中,曾面臨家境窮苦、環境險惡的境遇,挨餓受凍是家常便飯,甚至都打著赤腳上學,而最擔心的莫過於家貧而放棄升學…面對這樣的困境他們不灰心失志,將這些歷程視為上天給予砥礪志節的機會,並秉持「受人點滴恩惠,當思泉湧以報」,在他們行有餘力時開始回饋社會,擔任家扶的認養人、扶幼委員,義務支援家扶中心各項扶幼工作,我們由衷感到欣喜與感謝,今日更期盼能藉由這5位傑出自立青年的故事,激勵同處困境的年輕學子奮發向上,並讓生長於幸福家庭的孩子,也懂得惜福感恩及助人的道理,帶動社會溫馨風氣及愛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