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動態與新聞議題
首頁 〉 議題庫 〉 家扶動態與新聞議題
【新聞報導】歷經20年的幸福感 釋迦寶寶長大中、空瓶子逐漸裝滿 「寄」住幸福的樣子 鳳小岳第二年代言家扶寄養 邀700戶家庭「打開家門 讓愛住進來」
作  者 :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年  份 : 2025
標  籤 : 寄養安置 , 替代性照顧 , 寄養家庭服務動機

歷經20年的幸福感 釋迦寶寶長大中、空瓶子逐漸裝滿 「寄」住幸福的樣子

鳳小岳第二年代言家扶寄養 700戶家庭「打開家門 讓愛住進來」

 

        第一次慶生、第一次吃團圓飯、全家一起採芭樂、一起挑戰環島,是寄養兒少與寄養家庭共譜的美好故事,這些深植在記憶中的幸福,更成為寄養兒少的滋養,陪伴他們繼續未來的人生。根據衛福部統計,新增寄養兒少安置原因,遭受虐待、疏忽佔超過七成為最多數,其次為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撫養,約有二成五(1);然而寄養家庭投入服務動機,多數如回饋社會、關懷不幸兒童,也有近三成為做友作伴、增加家庭氛圍(2)。這些短暫失依的孩子,輾轉來到寄養家庭,從陌生到熟悉的歷程,溫暖陪伴的幸福記憶,一點一滴堆砌起寄養兒少成長的力量。然而,家扶基金會近五年每年平均新增安置超過450名寄養兒少(4)、約80戶寄養家庭會結束服務(5),為適配安置與照顧,需要更多的家庭加入。影視歌三棲藝人鳳小岳,二度擔任家扶寄養代言人,亦是「難忘的一天」寄養圖文徵選的神秘評審,看到寄養兒少或自立青年分享在寄養家庭生活的幸福點滴甚為感動,暖心邀請更多家庭一起「寄」住幸福。

20年前歷經短期安置 安定與幸福感讓寄養自立青年至今心懷感激

        依衛福部的統計,2023年度結束寄養安置兒童少年的安置期間以1年至未滿2年為最多(20.75%),且安置期間在3年以內的總數超過六成五 (3)。寄養家庭短暫照顧與陪伴,但卻是成就寄養兒少能穩步邁向未來的重要力量。自立青年阿順,在寄養家庭即使已是20多年前的往事,至今仍記得當時那段被好好照顧、無條件被愛的幸福感,更體現「家是溫暖的地方」。曾經遭不當對待,覺得被遺棄或要思考「如何生存下去」的童年,阿順回憶小一被安置時,原本是以惶恐、小心翼翼地心態面對要在寄養家庭的生活,但過程中寄養爸媽用愛心融化,也教會他許多事,即使後來分離了但愛至今都在,他想跟寄養爸媽說:「謝謝你們在我成長的道路上陪伴一段,給了我足夠的運氣和資源。我現在是助人工作者,也在不同的專業領域貢獻力量,會繼續協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小小年紀離開熟悉的環境,到接觸陌生的人事物,寄養家庭用愛照顧與陪伴,裝備能讓寄養兒少帶著走的安全感,幫助他找回力量、走得更遠,影響了一輩子!
 

「釋迦」寶寶繪出幸福  愛讓寄養童甩掉「空瓶子」

        已服務9年的陳居讚黃水鈴寄養家庭,樂道話題常是一家人與寄養童的美好出遊回憶。正照顧寄養童小雯,在一歲半來時又瘦又小、全身長滿疹子像「釋迦」般,一張開眼就哭泣的樣子讓人心疼。在悉心呵護下,孩子終於建立了安全依附感,寄養爸媽分享小雯採水果的畫作,談起被親暱叫著阿公阿嬤,都是讓人心融化的幸福。而另位已出養國外的寄養童小偉,去年回台相見,已經是好多年前了但孩子還記得和寄養家庭搭阿里山小火車、遊金門往事,這次離開時還與寄養媽媽相約「請照顧好兔子玩偶,四年後要回來看他們」。鄭明士劉慧雯寄養家庭正照顧寄養童小琪,談到孩子從不識ㄅㄆㄇ、遭同儕嘲笑「空瓶子」,到現在書寫俱佳的過程,驕傲地秀著小琪的作品,分享被繪入的感動及「家」有暖度的筆觸。慧雯媽媽說,每位寄養童都會問:「我可以當你們家的小孩嗎?」我都回答:「到我家,我們就是一家人!」看著寄養童成長會很有成就感,也是持續服務的動力。

鳳小岳延續代言 認證「會跟一輩子的幸福感」邀請加入服務

        鳳小岳第二年代言家扶寄養,在「難忘的一天」寄養兒少圖文徵選時,看到寄養兒少與自立青年用細膩的文字及生動的圖畫,描繪出在寄養家庭生活中的點滴,特別對阿均的故事印象深刻。阿均從小在親友間流離,體驗不同家庭的規則及冷暖,來到寄養家庭後最難忘的是全家為阿均的用心付出,為了實現考軍校的心願,調整全家餐點一起陪減重、備考試,最後成功瘦身、如願考取的歷程。從文字中都能感受寄養服務帶給寄養童與寄養家庭之間的影響力,鳳小岳回憶起去年參與公益微電影《家。讓好事發生》,看到劇情在現實中真實地發展,有太多美好的見證,他感性地說:「這些記憶的累積,不但幫助寄養兒少內心世界更加強大,讓他們沒有放棄脆弱的自己,且能夠大方地愛這個世界,真讓人深受感動」。鳳小岳也讚嘆寄養家庭的無私分享與用心呵護,為家庭、為社會所成就,他說:「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愛!我們期待這些美好的故事,也能在你家發生!」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表示:「家扶基金會是台灣最早致力推動兒少寄養安置服務的社福組織,44年來累計已有4,878戶寄養家庭、照顧近63,200人次兒少,目前服務量更占全台超過七成五 (表6/表7)。從多年服務中觀察或今天分享寄養兒少的圖文創作,「打開家門 讓愛住進來」已創造了一篇又一篇的幸福足跡,寄養家庭是服務過程中的重要推手,無論服務時間多久,對照顧過的寄養兒少有著深遠的影響!家扶基金會已在全台建構有系統的訓練與服務支持機制,亦有助於學習提升、心理健康、醫療等兒少需求的照顧資源,更自許要成為寄養家庭有力的服務後盾,歡迎家庭一起「寄住幸福」,用愛寫下美好的記憶」。2025年期待有700戶家庭加入,只要年滿25歲、國民義務教育以上學歷、有穩定收入、家有足夠空間,歡迎洽寄養家庭招募專線0800-07-8585或網站https://fostercare.ccf.org.tw/

 

特別感謝:國產建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正隆公司暨正隆關懷兒童基金會、小林眼鏡、金玉堂文具批發廣場、丁丁藥局、統一證券、金石堂書店、三商行股份有限公司鞋全家福事業部、愛買量販、山隆通運、床的世界、P&G幫寶適、炫彩、摩曼頓、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有情門 等企業支持並推動寄養家庭招募與宣傳。

家扶基金會微電影《家。讓好事發生》

------------------------------------------------------------------------------------------------------------------------

附件一、衛福部社家署《112年兒童少年家庭寄養服務工作成果報告》

1. 2023年新增寄養兒童少年寄養原因(複選)      (n=568人)

服務動機

人次

百分比

遭受不當對待、疏忽

409

72.01%

遺棄

25

4.40%

入獄

86

15.14%

走失兒

2

0.35%

少年事件處理法轉向輔導

0

0.00%

經濟困難,無力撫養

145

25.53%

罹患嚴重疾病或身心障礙

40

7.04%

死亡、離家或失蹤

44

7.75%

酒癮、藥癮

77

13.56%

其他

56

9.86%

 

2.2023年曾提供寄養家庭服務之服務動機(複選)        (n=1,433戶)

服務動機

戶次

百分比

回饋社會

931

64.97%

關懷不幸兒童

1,133

79.06%

做友作伴

456

31.82%

增加家庭熱鬧氣氛

435

30.86%

有空閒時間

428

29.87%

行善積德

310

21.63%

增加家庭收入

209

14.58%

協助親友

10

0.70%

補償心理

33

2.30%

領養前寄養

22

1.54%

其他

45

3.14%

 

3.2023年結束寄養安置兒童少年安置期間           (n=559人)

安置期間

人數

百分比

未滿3個月

32

5.72%

3個月~未滿6個月

30

5.37%

6個月~未滿12個月

80

14.31%

1~未滿2

116

20.75%

2~未滿3

114

20.39%

3~未滿4

52

9.30%

4~未滿5

50

8.94%

5~未滿6

34

6.08%

6~未滿7

21

3.76%

7~未滿8

14

2.50%

8年以上

16

2.86%

總計

559

100.00%

 

附件二、家扶基金會2019-2023年度工作成果彙報整理

4.家扶近五年新增與結束寄養安置兒少人數

年度

新增

2019

474

516

2020

537

505

2021

482

470

2022

434

452

2023

439

420

 

5.家扶近五年新進與退出寄養家庭數

年度

有意願加入戶數

新進戶數

核准率

退出戶數

2019

629戶

118戶

18.7%

81戶

2020

666戶

70戶

10.5%

103戶

2021

687戶

72戶

10.5%

97戶

2022

588戶

83戶

14.1%

66戶

2023

610戶

77戶

12.6%

60戶

備註:1. 有意願加入戶數為詢問審核資格條件、申請方式、培訓制度或服務流程等的家庭戶數。

           2. 新進戶數為通過資格審核及培訓合格,成為新進寄養家庭的家庭戶數。

           3. 核准率=(新進戶數/有意願加入戶數)*100%。

 

6. 近三年寄養兒少人數-全台與家扶數據

年度/寄養兒少人數

家扶

(人數/百分比)

其他NGO

(人數/百分比)

全台總數

(人數/百分比)

2021

1,734(78.32%)

480(21.68%)

2,214(100.0%)

2022

1,701(78.31%)

471(21.69%)

2,172(100.0%)

2023

1,628(76.15%)

510(23.85%)

2,138(100.0%)

備註:整理自家扶基金會2021-2023年度工作成果彙報與衛福部社家署110-112年《兒童少年家庭寄養服務工作成果報告》

 

7. 近三年寄養家庭戶數-全台與家扶數據

年度/寄養家庭戶數

家扶

(戶數/百分比)

其他NGO

(戶數/百分比)

全台總數

(戶數/百分比)

2021

1,128(77.74%)

323(22.26%)

1,451(100.0%)

2022

1,122(78.24%)

312(21.76%)

1,434(100.0%)

2023

1,082(75.51%)

351(24.49%)

1,433(100.0%)

備註:整理自家扶基金會2021-2023年度工作成果彙報與衛福部社家署110-112年《兒童少年家庭寄養服務工作成果報告》

 

附件三、家扶基金會寄養家庭資料

北台中家扶寄養家庭

寄養爸爸-陳居讚(57)/五金中盤商

寄養媽媽-黃水鈴(52)/托育人員

服務年資

9

(2016年加入)

照顧過

寄養童數

4/

目前1

家庭成員

育有一子一女,已成年、未同住

  • 寄養爸媽樂觀開朗,家內成員向來歡迎寄養童,照顧品質佳且視寄養童為一家人,與自己的孩子一起經歷寄養童成長歷程與事件,一起為寄養童的小進步雀躍驕傲。
  • 寄養媽媽是社區保母,具備孩童發展知能和豐富的幼兒照顧經驗,北台中家扶統計該中心學齡前寄養童近半數有發展遲緩議題,故寄養家庭能具敏感度,特別關注寄養童的發展情形,如有疑慮能安排醫療檢查、配合早期療育;且與學校老師維持良好關係,積極參與學校活動,是執行力佳的服務好夥伴,成功協助寄養童出養準備的體檢與繁瑣事務。
  • 全家人一起做的寄養好事非常多,帶著寄養童搭火車旅行、各時期全家福照片上記錄寄養童如家人般的位置(寄養家庭女婿來求婚、出遊),而現在的寄養童與相仿年紀的寄養家庭外孫一起玩、上學,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嘉義家扶

寄養家庭

寄養爸爸-鄭明士(55)/汽車修護業

寄養媽媽-劉慧雯(55)/公務員

長女(28)/醫事業

女兒(27)/餐飲業

長子(23歲)/汽車修護業

服務年資

6

(2020年加入)

照顧過

寄養童數

2/

目前1

家庭成員

育有三子女,與長子同住

  • 寄養媽媽因妹妹於嘉義家扶中心服務,得知招募寄養家庭的需求而加入。服務的里程上,照顧的寄養兒少多為女童或少女,全家人一起協助,並有住同一巷弄的娘家親友支援,善用社區內課後照顧與學習資源,幫助寄養童能獲得多元學習。
  • 面對寄養兒少,尤其是少女的心思和情緒,如教導寄養童身體界線,或在符合年紀上本應強化的自我保護觀念等,寄養爸媽也曾有無助、備受挑戰的時刻,但寄養家庭沒有因此被擊倒而打退堂鼓,而是不斷學習、願意調整來引導寄養兒少,並與寄養社工配合,接受資源、輔導一起協助。

 

(以下空白)

 

關  鍵 字: 寄養安置 , 替代性照顧 , 寄養家庭服務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