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
2014.08.19
離院兒童少年之社會支持模式與成效評量---臺灣與英國之比較研究
資料類型
研究報告
作者
彭淑華
年分
2011
簡述
安置機構主要為提供兒童及少年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之生活照顧及相關輔導服務 之福利機構。其目的在提供兒童及少年暫時性的替代式照顧,待兒童及少年安置理由消 失且家庭功能足以負荷時重返原生家庭,或協助無法返家少年自立生活。 然而,相較於 一般同齡兒童少年,離院後個案仍然處於相對弱勢,結束安置後之兒童少年其教育成就低落、失業率較高、就業訓練不足、較可能在成人期成為遊民、較易感受到孤獨感、成為年輕父母、較仰賴政府補助、高度酗酒或染上毒癮、易有法律糾紛或有偏差犯罪行為、 較易有心理健康方面困擾或接受精神治療服務、身體健康較差等,故對於離開安置機構之兒童少年應給予離院之支持扶助。 由於離院服務在英國已有30 多年的發展歷史,相對於英國,臺灣相關之服務正在 起步中,究竟台灣在「離院」之服務上與英國已發展之服務模式有何異同?兩國在政策 發展、服務模式建立及背後之意識型態有何不同?英國之經驗有何可參照之處?另外,英國之「離院」議題不斷輔以成效之評量,是否可將相似之成效評量用於台灣?並比較台灣與英國之差異? 依上述研究想法,由於臺灣地區真正針對離院之研究有限,故本研究擬規劃二年 期之研究,第一年之研究重點主要瞭解台灣地區針對「離院兒童少年」之政策發展與服務模式,包括返家及自力生活者之社會支持服務,並與英國之服務模式做比較;第 二年研究則從第一年之各類服務模式中,實際訪談福利提供者及使用者,以實際瞭解離院服務之成效,並與英國之經驗相比較。研究方法主要採用深度訪談法、焦點團體 法及問卷調查法等多元方法。 期望經由二年之延續性研究,整理歸納現有台灣地區針對兒童及少年離院後之支 持模式與成效,並經由與英國之比較研究,做為台灣地區未來在政策規劃、學術研究與服務輸送等面向之參據。
連結
http://grbsearch.stpi.narl.org.tw/GRB_Search/grb/show_doc.jsp?id=1874514&q=*:*
備註
家扶研究協助申請
關鍵字
分類
研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