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2014.08.19
寄養兒童與主要照顧者在親子遊戲治療中遊戲主題與親子互動行為之改變歷程
資料類型
論文
作者
張懿心
年分
2011
簡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寄養兒童與其主要照顧者,在親子遊戲治療的過程中,其遊戲互動歷程裡,遊戲主題以及親子互動行為改變情形。本研究以兩對寄養家庭親子為研究對象,採質性研究取向,以樣版式風格進行資料的分析和解釋。 研究者擔任親子遊戲治療諮商師,分別對兩對寄養家庭親子,進行為期十週的個別式親子遊戲治療訓練。其研究結果與發現如下: 一、 兩位寄養兒童在互動初期皆會出現「探索」和「一致」遊戲主題,用以確定環境的安全性,隨之出現「精熟」、「撫育」、以及「修復」等,能夠呈現出內在安定能量的遊戲主題內涵。 二、 兩位寄養兒童的遊戲主題改變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初期對環境安全的探索、中期對自我能量的展現、與後期內在安定能量的提升。 三、 寄養母親的有效互動行為會隨著親子遊戲互動的進行為,有逐漸增多的趨勢,且以「接納」、「轉換」,和「參與孩子的想像遊戲」為主。 四、 寄養母親減少「破壞」、「教導」,和「解釋孩子的行為」等無效互動行為,可以增強兒童「覺察能力」、「表達情緒」,和「獨立」等有效互動行為。同時,親子雙方出現頻繁的「情感親密接觸」和「連結」之親子有效互動行為。 五、 兩對寄養家庭親子的互動行為改變歷程之三個階段,分別為初期過多「解釋」和「破壞」,干預兒童想像遊戲的進行;中期開始增加「接納」與「轉換」,自在的參與兒童的遊戲;後期則更多的「投入遊戲」,提升親子之間的親近和連結。 六、 兩對寄養家庭親子在親子遊戲互動歷程中,從遊戲主題與互動行為之關係,發現照顧者的開放、尊重、接納、以及容許度,提升兒童對自我能量的展現,以及內在自主性和控制感的提升,進而促進親子互動關係的親密感。 本研究依據上述的發現進行討論,並提出在實務工作上和未來研究的相關建議。
連結
http://ir.lib.nknu.edu.tw/ir/handle/987654321/19961
備註
家扶研究協助申請
關鍵字
分類
研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