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2014.08.19
花蓮地區青少年社會福利機構工作人員充權認知之初步研究
資料類型
論文
作者
陳建瑋
年分
2009
簡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花蓮地區青少年福利機構工作人員對於充權之認知,並想瞭解何種背景因素會影響到工作人員對於充權之認知、不同的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到青少年個案處遇的充權面向、及工作人員對於其處遇時充權的阻礙因素為何?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花蓮地區八個青少年社會福利機構有效樣本67人為研究對象,以趙維生教授設計之問卷、石志偉 (2006) 碩士論文前測問卷及胡斐瑜 (2006) 碩士論文做為問卷題目的主要來源。問卷設計完成後,先以E-mail寄予國內及香港相關學者及實務工作人員進行專家效度的檢測,回收修改後,再寄予非花蓮地區實務工作人員進行實際填答,回收修改後,才進行正式的問卷施測。 本研究之分析結果經討論後,獲致下列重要結論,如下: 一、受訪者的充權認知得分會因年齡、畢業科系、青少年輔導年資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二、受訪者的充權認知得分不因性別、教育程度、職稱、畢業時間、社工師執照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受訪者對充權認知的五個構面以「目標設定」的平均同意程度最高,其次依序為「角色承擔」、「處遇的策略與技巧」、「評估」、「問題界定與判斷」。 四、針對五個面向兩兩做成對樣本T檢定,兩者之間有達顯著差異的面向為:問題界定與判斷─目標設定、問題界定與判斷─角色承擔、問題界定與判斷─處遇的策略與技巧、目標設定─評估、角色承擔─評估與處遇的策略與技巧─評估。 五、受訪者在問題界定與判斷構面上的充權認知得分會因畢業科系、教育程度、職稱、畢業時間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六、受訪者在評估構面上的充權認知得分會因畢業科系、職稱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七、受訪者在目標設定、角色承擔、處遇的策略和技巧的充權認知得分不因其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八、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個案因素是造成其充權處遇的最大阻礙。 最後,本研究針對以上結論提出討論及相關建議,以供相關工作者參考。
出版社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頁碼
1-115
連結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6853258373480882988
備註
家扶研究協助申請
冊/卷
碩士
會刊抬頭
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
關鍵字
分類
研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