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2014.08.19
兒童少年保護社工人員家外安置決策準則與安置保護行為意向之相關性研究
資料類型
論文
作者
蔡雯瑾
年分
2014
簡述
社工人員無可避免須面臨家庭處遇計畫的行動抉擇,特別是面對兒少是否須作家外安置保護行動的決策,須慎思家外安置保護行動的必要性及適當性,以免傷害兒少與家庭的隱私和情感連結。社工人員且須有能力、意願做出正確的資訊判斷及有知能技術做出家外安置的需求評估和處遇決定,避免未及時帶離安置而發生兒少死亡或重傷憾事,怠忽了保護兒少的職守。 民間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受政府委託家庭處遇服務,依法提出家庭處遇計畫,內容含括兒童及少年安全與安置評估,然而,社工人員對決定家外安置的指標判斷和原因不盡相同,採取安置保護措施的意願和方式也因人而有差異。是故,引起研究者好奇,欲探討民間單位兒少保護社工人員對於一般安置採取的決策準則依據和安置保護的行為意向,盼能從中瞭解兒童少年保護社工人員個人背景、家外安置決策準則與安置保護行為意向的相關情形。 本研究採「量化研究」之方法,對全國20個縣市接受政府委託兒少保護家庭處遇服務方案之37個民間單位分支、據點的兒少保護社工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215份問卷,回收208份,回收率為96.7%,有效問卷203份。研究結果與發現如下: 一、兒少保社工人員的生育經驗、參訓經驗、保護性年資、年齡對其採取兒少家外安置行動意向的意願和行動計畫上有所影響。一些兒少保社工人員個人背景特性在安置保護行為意向之間有部分差異存在。 二、性別、教育程度、工作職務、工作年資、接受在職訓練影響兒少保社工人員選擇不同的家外安置決策準則依據。個人背景特性和家外安置決策準則之間有部分呈現顯著差異。 三、「身心發展風險」、「病態照顧風險」、「法規程序」、「社會認可」、「規範遵從」、「資源掌控」、「自我效能」、「家長順從」的家外安置決策準則與安置保護行為意向間有顯著相關。多項兒少保護社工人員的安置決策準則因素與安置保護行為意向間具有相關性存在。 四、「家長順從」「資源掌控」、「自我效能」對安置保護行為意向為最大解釋力。兒童少年保護社工人員個人背景特性、家外安置決策準則對安置保護行為意向具有解釋力。 依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社工人員自我效能的增強,有助工作滿意度和留職意願的增強,以累積服務年資與經驗,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二、提供兒少保護家庭多元服務和資源的建構,有助社工人員提供有效能的服務和紓解工作困境的挫折壓力。 三、各式專業訓練的辦理,有助兒少保社工人員的學習 四、社工人員的專業自信培養和安置決策挫折之重視 五、社工人員對家長非順應性關係的自我覺察、檢視合作關係、了解家長抗拒合作的背後原因,避免兒少不必要的家外安置。
頁碼
1-152
連結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67594586072241811507
備註
家扶研究協助申請
關鍵字
分類
研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