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詐欺犯罪增加44.76% 兒少受害數激增近88.68%
家扶調查:近四成兒少曾遇網路詐騙 兩成被騙金錢個資 近三成受害者未求助
第12年《428兒保日》愛心大使張齡予籲「預防網路詐騙、全民兒保特攻隊」
根據警政署最新資料,去年1-5月網路犯罪以詐欺佔39.65%為首,較上一年同期增加44.76%(表1-1);且網路犯罪事件中,兒少受害者人數於2018至2022年逐年上升,2022年最新的數據更較五年前激增88.68%(表1-2)。網路詐騙屢見,近期媒體報導兒少因國外打工、手機無卡分期、網路社群平台發文疑詐騙等事件,顯示犯罪魔手正伸向社會經驗較少、金錢有限的兒少!家扶基金會今(4/26)公布最新《兒少網路使用經驗調查》,近四成兒少曾遇過網路詐騙(表2-1),雖有超過八成會懷疑網路上的資訊(表2-2),然無習慣再查證卻有近五成(表2-3)。為強化兒少保護,第12年《428兒保日》邀請張齡予擔任愛心大使,以「預防網路詐騙 全民兒保特攻隊」行動,呼籲關注兒少網路安全,一起預防並杜絕詐騙風險!
網路詐騙陷阱多 受害兒少不求助 照顧者協助是關鍵
為瞭解兒少於網路中被騙取金錢或個資的情形,家扶進行《兒少網路使用經驗調查》,發現曾遇過網路詐騙的兒少,有20.3%因網路詐騙損失金錢或外流個資(表2-4),然近三成兒少被詐騙後不會告訴別人(表2-5),進一步探究原因,多為「覺得小事一件」(45.1%)、「怕麻煩」(41.9%)、「覺得自己處理就好」(41.0%) (表2-6),兒少可能因損失金額少、沒有意識到個資保護的重要,或怕被家長責備,會選擇不對損害的權益進行爭取、甚至求助,未成年的孩子因此成了網路詐騙的「隱形受害者」!結識的網友誆騙小美回覆簡訊碼可以一起賺錢均分,想著能協助家裡經濟就配合著網友導引操作,卻陷入詐騙陷阱、損失數千元,小美懊悔又擔憂,不安的情緒被社工察覺後介入協助。家扶基金會台北青角督導鮑智傳說:「網路詐騙都是從人際關係面下手,除虛實難辨也容易誤入!而網路與社群媒體蓬勃發展,兒少接觸或與網友互動漸頻繁,照顧者需要多加留意,舉凡商品如有過低於市價、違常的利益引誘、不明連結網址、網友間金錢交易或要求個資隱私等,提醒兒少要多查證或與大人討論。在生活中也多觀察孩子是否有不安與緊張等情緒,而若被網路詐騙了,家長切記理性因應,了解孩子行為動機,勿再多予責難,安撫好情緒再因應處理,許多管道可以提供幫助。」家扶調查發現,會查證網路訊息是否為詐騙的兒少,最多是透過詢問照顧者(66.6%) (表2-7);交叉分析也發現,兒少有人教導避免被網路詐騙的知識者,實際被詐騙比例亦會較低(表2-8),網路防詐需要照顧者多關心與協助兒少。
《428兒保日》杜絕網路詐騙 愛心大使張齡予接AR遊戲挑戰第一棒
這次家扶調查,特別將常見的網路詐騙手法以情境測驗方式進行,發現有近三成(27.5%)兒少可能會落入網路詐騙陷阱(表2-9),其中以陷入「網路購物」的詐騙風險比例最高(18.1%)(表2-10)。而在情境題調查發現,沒有網路詐騙風險的兒少,實際被詐騙比例也較低(15.8%)(表2-11),如能提升對網路詐騙的辨識將有助降低受詐的風險!家扶推出「428兒保特攻隊反網路詐騙」遊戲,民眾可透過IG、FB與孩子一起挑戰,辨識詐騙、阻斷風險。首次擔任《428兒保日》愛心大使、也甫為媽媽身分的張齡予主播分享:「仰賴數位工具的現代生活,看到網路詐騙的訊息應該都不陌生,大人都會被騙,更何況是認知未成熟的孩子們。雖然兒子年紀還小,但面對層出不窮的網路詐騙手法也會擔心,一定要與孩子超前裝備起來。建議家長多以故事與孩子交流哪些可能是詐騙,或一起玩家扶的AR遊戲時,討論遇到要如何處理,讓孩子從玩中學習保護自己。」
家扶基金會推動《4月28日兒童保護日》已第12年,呼籲「4」適時關懷兒童、「2」重視兒童保護、「8」予孩子愛的抱抱。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表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強調,兒少在數位環境中同樣需得到尊重、保護和實現的權利。網路使用對兒少來說,應該要是能安全悠遊,而非曝於風險的工具,且強化孩子敏感度、警覺心與查證力,知道遭遇的求助方法與因應,不要讓孩子獨自無助面對或更陷其中。保護兒少安全,需要大人們一起努力。今年《428兒保日》以『預防網路詐騙全民兒保特攻隊』作為行動目標,全台家扶串聯超過34場活動,邀請您一起參加!」。特別感謝企業響應支持,台塑石油連續6年捐款,逾500個門市加入「兒童保護好鄰居」;維他露基金會贊助製作捐款贈品;如牧創新公益合作AR遊戲製作;佳和口罩贊助口罩贈品;饗賓集團贊助扶助兒少至饗食天堂用餐。即日起,「用愛包圍」單筆捐款滿1,000元贈送「家扶x貓爪抓露營鋼杯組」乙組與專案口罩乙盒,募款所得用於兒童保護服務推動,一起幫助受虐以及遭不當對待的孩子修復傷痛,詳情請查詢https://cp.ccf.org.tw/。
附件一、警政署統計資料
表1-1 2023年1-5 月網路犯罪概況─按案類別分
案類別  | 發生數  | |||
2023年1-5月(件)  | 百分比(%)  | 與上年同期比較  | ||
增減數(件)  | 增減率(%)  | |||
詐欺  | 2484  | 39.65  | 768  | 44.76  | 
妨害名譽(信用)  | 997  | 15.91  | -33  | -3.2  | 
妨害電腦使用  | 649  | 10.36  | -96  | -12.89  | 
侵害智慧財產權  | 325  | 5.19  | -213  | -39.59  | 
妨害自由  | 397  | 6.34  | 50  | 14.41  | 
毒品  | 381  | 6.08  | 145  | 61.44  | 
賭博  | 267  | 4.26  | 25  | 10.33  | 
其他  | 765  | 12.1  | -52  | -6.36  | 
總計  | 6265  | 100  | 594  | 10.47  | 
資料來源:警政統計通報(112年第28周)
表1-2 網路犯罪被害人─按年齡分(人)
年齡別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0-17歲  | 834  | 557  | 544  | 450  | 442  | 
18-23歲  | 3386  | 2483  | 2307  | 2285  | 2458  | 
24-29歲  | 4007  | 3052  | 2886  | 2542  | 2810  | 
30-39歲  | 5492  | 3820  | 3964  | 3667  | 3650  | 
40-49歲  | 3538  | 2547  | 2618  | 2348  | 2583  | 
50-59歲  | 2006  | 1362  | 1304  | 1069  | 987  | 
60-64歲  | 622  | 402  | 319  | 243  | 238  | 
65歲以上  | 834  | 494  | 343  | 232  | 266  | 
不詳  | 344  | 225  | 224  | 190  | 263  | 
總計  | 21063  | 14942  | 14509  | 13026  | 13697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警政統計視覺化查詢專區;整理製表:家扶基金會
附件二、「兒少網路使用經驗調查」問卷
資料來源:家扶基金會於2023年12月15日至2024年1月26日邀請9歲至未滿18歲兒少參與調查,以網路問卷發放,共計回收有效問卷15023份,信心水準95%,誤差值為正負0.8%。
表2-1 是否遇過網路詐騙(n=15023)
項目  | 人數  | 百分比  | 
有遇過  | 5769  | 38.4  | 
沒有遇過  | 9254  | 61.6  | 
總計  | 15023  | 100.0  | 
註:調查詢問兒少實際生活中遇過那些網路詐騙手法(多選),遇過一種以上的網路詐騙手法即視為有遇過網路詐騙。
表2-2 是否會懷疑在網路上看到的資訊(n=15023)
項目  | 人數  | 百分比  | 
會懷疑  | 12978  | 86.4  | 
不會懷疑  | 2045  | 13.6  | 
總計  | 15023  | 100.0  | 
表2-3 是否會查證在網路上看到懷疑資訊(n=15023)
項目  | 人數  | 百分比  | 
會查證  | 7901  | 52.6  | 
不會查證  | 7122  | 47.4  | 
總計  | 15023  | 100.0  | 
表2-4 曾遭詐騙金錢或個人資訊(n=5769)
項目  | 人數  | 百分比  | 
曾有被詐騙  | 1170  | 20.3  | 
沒有被詐騙  | 4599  | 79.7  | 
總計  | 5769  | 100.0  | 
註1:15023位兒少參與調查,其中實際生活沒有遇過網路詐騙的兒少有9254人,有遇過的兒少有5769人。
註2:調查詢問兒少實際生活中遇到各種網路詐騙手法時,是否實際有被詐騙騙取金錢或個資。
表2-5 遭詐騙後是否有告訴別人(n=1170)
項目  | 人數  | 百分比  | 
沒有  | 346  | 29.6  | 
有  | 824  | 70.4  | 
總計  | 1170  | 100.0  | 
註:15023位兒少參與調查,其中實際生活沒被網路詐騙的兒少有13853人,曾被網路詐騙的兒少有1170人。
表2-6 遭詐騙後沒有告訴別人的原因 (多選) (n=346)
項目  | 人次  | 有效百分比  | 
覺得是小事一件  | 156  | 45.1  | 
怕被知道後,反而麻煩  | 145  | 41.9  | 
覺得自己處理就好  | 142  | 41.0  | 
不想被別人知道  | 134  | 38.7  | 
覺得別人也沒辦法幫你  | 96  | 27.7  | 
覺得是丟臉的事  | 89  | 25.7  | 
覺得別人不會理你  | 70  | 20.2  | 
怕說出來對方報復你  | 63  | 18.2  | 
註:15023位兒少參與調查,曾被網路詐騙卻未告訴別人的兒少有346人。
表2-7 查證網路訊息是否為詐騙的方式(多選) (n=7901)
項目  | 你會用甚麼方式查訊息是不是詐騙?  | |
人次  | 有效百分比  | |
165反詐騙諮詢專線  | 5214  | 66.0  | 
警政服務APP「可疑訊息分析」  | 3791  | 48.0  | 
LINE訊息查證  | 2863  | 36.2  | 
問班上同學或朋友  | 3000  | 38.0  | 
問兄弟姊妹  | 2642  | 33.4  | 
問照顧你的大人  | 5263  | 66.6  | 
問老師  | 3458  | 43.8  | 
問網友  | 716  | 9.1  | 
註:15023人參與調查,不查證網路訊息的兒少有7122人,會去查證網路訊息的兒少有7901人。
表2-8 交叉分析-是否有人教導避免網路詐騙知識 與 實際生活有無被網路詐騙 (n=5769)
有人教你避免被網路詐騙的知識嗎? X 你有被騙提供個人資訊或金錢嗎?  | ||||||
項目  | 實際有被詐騙  | 實際沒有被詐騙  | 總計  | |||
人數  | 百分比  | 人數  | 百分比  | 人數  | 百分比  | |
有人教導  | 1084  | 19.8  | 4402  | 80.2  | 5486  | 100  | 
沒有人教導  | 86  | 30.4  | 197  | 69.6  | 283  | 100  | 
註:15023位兒少參與調查,其中實際生活沒有遇過網路詐騙的兒少有9254人,有遇過的兒少有5769人。
表2-9 網路詐騙情境測驗,是否陷入詐騙風險(n=15023)
項目  | 人數  | 百分比  | 
情境測驗有被詐騙風險  | 4125  | 27.5  | 
情境測驗沒有被詐騙風險  | 10898  | 72.5  | 
總計  | 15023  | 100.0  | 
註:調查將6種網路詐騙手法設計成情境題,詢問兒少情境中行為的抉擇,若兒少在情境題中選擇容易被詐騙的行為,視為有被詐騙風險。
表2-10 網路詐騙情境測驗-分類(n=15023)
項目  | 情境測驗有被詐騙風險  | 情境測驗沒有被詐騙風險  | ||
人數  | 百分比  | 人數  | 百分比  | |
網路購物詐騙風險  | 2716  | 18.1  | 12307  | 81.9  | 
免費貼圖詐騙風險  | 1715  | 11.4  | 13308  | 88.6  | 
網路交友遊戲點數詐騙風險  | 1197  | 8.0  | 13826  | 92  | 
打工詐騙風險  | 1082  | 7.2  | 13941  | 92.8  | 
假冒銀行或政府單位詐騙風險  | 944  | 6.3  | 14079  | 93.7  | 
假投資群組詐騙風險  | 641  | 4.3  | 14382  | 95.7  | 
註:調查將6種網路詐騙手法設計成情境題,詢問兒少情境中行為的抉擇,若兒少在情境題中選擇容易被詐騙的行為,視為有被詐騙風險。
表2-11 交叉分析-網路詐騙情境測驗,是否陷入詐騙風險 與 實際生活有無被網路詐騙(n=5769)
網路詐騙情境測驗,是否陷入詐騙風險。 X 你有被騙提供個人資訊或金錢嗎?  | ||||||
項目  | 實際有被詐騙  | 實際沒有被詐騙  | 總計  | |||
人數  | 百分比  | 人數  | 百分比  | 人數  | 百分比  | |
情境測驗有被詐騙風險  | 527  | 30.9  | 1178  | 69.1  | 1705  | 100.0  | 
情境測驗沒有被詐騙風險  | 643  | 15.8  | 3421  | 84.2  | 4064  | 100.0  | 
註1:15023位兒少參與調查,其中實際生活沒有遇過網路詐騙的兒少有9254人,有遇過的兒少有5769人。
註2:調查將6種網路詐騙手法設計成情境題,詢問兒少情境中行為的抉擇,若兒少在情境題中選擇容易被詐騙的行為,視為有被詐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