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弱勢家長未就業或非典型就業 失業低薪難脫貧
家庭照顧、技能不足、疾病纏身三大工作難關 家庭責任貧童分擔
海裕芬體驗甘苦 籲支援貧困家庭
依據家扶基金會《無政府福利身分之扶助家庭生活狀況調查》,工作型態為非典型就業與未就業者佔了六成(表1),其中不但五成九是家中唯一經濟來源(表2),更有近七成每月家戶工作收入不到三萬元(表3),多數就業曾遭遇「家庭照顧」、「技能不足」與「疾病困擾」三大難關,低薪與失業危機浮現,「就業」不再是脫貧保障!響應10月17日「國際消除貧困日」,家扶基金會十月辦理「甘苦職人體驗」,愛心大使海裕芬呼籲民眾,走進弱勢家庭生活現場,看見他們的困境,並以行動來支援!
病幼照護一肩挑 非典型就業彈性工時成首選
「家庭照顧」往往是弱勢家長就業最大挑戰!家扶調查顯示,以非典型就業與未就業者來看,53.9%的家人有重大傷病、慢性疾病須定期回診或身心障礙等(表4-1)。而育有學齡前幼兒的家長中,有44.9%因為沒有家人協助而需自己照顧孩子(表6-1)。此外,近一年曾因照顧家人而影響工作,非典型就業者近八成、未就業者近五成(表7-1、7-2)。顯見在缺乏親友或托育支援的情況下,為了兼顧子女及生病家人的照顧責任,選擇工時彈性高的工作,如臨時工、兼職或派遣等成為就業解方,但也因此陷入低薪或收入不穩定的窘境!兩年前丈夫離世與債務危機併發,當時端睿為了同時照顧當時僅9歲、7歲和5歲的女兒們,她沒有時間悲傷,先找了份外送員工作,並利用零碎時間努力學習,同時備考清潔隊、居服員證照,以提升競爭力尋找穩定工作機會,今年初終於有了好消息!
疾病纏身、技能不足 為一家生計求職路艱辛
面對數位時代且變化快速的職場,競爭力極為重要,但「疾病困擾」與「技能不足」明顯影響弱勢家長就業兢爭力!調查發現,非典型就業與未就業者中,四成五僅接受過初等教育(表5),自身患病者亦近五成(表4-2)。近一年中,未就業者有33.9%因年紀大而無法工作,28.4%曾因技能不足影響工作機會(表7-2),技能不足對非典型業者影響更甚,高達77.3% (表7-1)。慧縈在雙膝術後,復健長達一年,才勉強可以自行走路,卻因原本在租屋處經營的麵攤不續租而被迫停業,已年邁又沒有其他專長,很難找到工作。祖孫三人依靠補助以及親友物資接濟!想著正在發育的孫子,昊昊更是國小籃球校隊,為了補充他們的營養,慧縈曾經養了雞來生蛋,或拜託朋友蒐集資源回收物,讓她整理賺外快!
海裕芬籲支援弱勢家庭 在困境中獲得喘息
事實上,弱勢家長的壓力與焦慮,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不得不在家長工作期間,補位完成家務、照顧生病家人、看顧年幼弟妹與指導課業。弱勢兒少過早承擔家庭責任,壓縮了學習時間亦萌生儘早就業改善家境的期望。婕瑜的丈夫術後併發中風,導致右半邊身體癱瘓、無法說話,她必須隨侍在側處理抽痰、灌食、復健與回診等事宜,難以外出工作。雖然三名子女貼心分擔照護,大女兒與兒子更是選擇就讀醫護相關科系,靠販售自製泡菜與補助難以支撐一家五口生計,生活壓力讓她快喘不過氣!愛心大使海裕芬分享:「緊繃的琴弦最容易斷裂,疾病纏身、經濟困頓和家庭責任,讓他們看不到脫貧的契機。只能靠家長咬牙苦撐,請大家給予支援,無論是精神上的陪伴,還是物質上的援助,都能為他們的生活創造喘息機會!」
甘苦職人體驗 改變從認識開始
家扶基金會周大堯執行長表示:「曾有弱勢家長被貼上『不夠努力』的標籤。唯有走進他們的生活,才會發現不是不願意,而是缺乏支援。無法穩定工作的家長,奔波於多份兼職,不停在困境中打轉。家扶期盼攜手大家力量為家庭賦能,同時藉由教育、能力建構,為下一代鋪路,讓孩子不重蹈覆轍!」甘苦生活節以「甘苦職人體驗」為主題,推出線上小遊戲並串聯桃園、新竹、南台中、北台中、北台南、北高雄六地家扶中心,以弱勢家庭常見職業設計體驗情境,如組裝達人、竹林職人、抓龍(眼)高手等,讓大小朋友深入認識弱勢家長工作樣態,以及高工時、低收入的工作困境。改變從認識開始、助貧從小事著手,家扶「無窮世代計畫」,邀請社會大眾支持推動生活照顧、急難救助、教育補助與能力建構方案,幫助弱勢家庭與兒少看見改變的未來!
附件、《無政府福利身分之扶助家庭生活狀況調查》
家扶基金會於2024/9/3-2025/1/31期間進行調查,依據家扶扶助家庭分縣市按比例分層隨機抽出1,500戶作為樣本,邀請扶助家戶的主要照顧者填寫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320份、信心水準99%、誤差值為2%。
|
| 人數 | 百分比 | 備註 |
全職工作 |
| 520 | 39.4% | |
非典型就業 490(37.2%) | 兼職工作(部分工時) | 220 | 16.7% | 小計 800(60.6%) |
臨時工 | 248 | 18.8% | ||
派遣工 | 22 | 1.7% | ||
未就業 310(23.4%) | 家管 | 154 | 11.7% | |
待業中 | 80 | 6.0% | ||
退休 | 39 | 2.9% | ||
其他 | 37 | 2.8% | ||
總計 |
| 1,320 | 100.0% |
|
*非典型就業包含「部分時間」及「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
表2、同一戶籍的家庭成員有工作收入的人數_非典型就業與未就業者(N=800)
| 小計 |
1位 | 475(59.4%) |
2位 | 194(24.2%) |
3位 | 69(8.6%) |
4位 | 19(2.4%) |
5位 | 12(1.5%) |
其他 | 31(3.9%) |
總計 | 800(100.0%) |
註:本問卷調查,非典型就業與未就業者,家戶平均月收入要扶養3.06人。
表3、家戶平均月工作收入_非典型就業與未就業者(包含家扶、其他補助和退休金,N=800)
| 小計 |
未滿1萬 | 142(17.8%) |
1萬-未滿2萬 | 165(20.6%) |
2萬-未滿3萬 | 242(30.3%) |
3萬-未滿4萬 | 158(19.7%) |
4萬以上 | 93(11.6%) |
總計 | 800(100.0%) |
表4-1、家人的身心健康狀況_非典型就業與未就業者(複選題,N=800)
| 次數 | 百分比 | |
266 | 33.3% | 有身心健康狀況 53.9% | |
持有身心障礙證明 | 188 | 23.5% | |
領有重大傷病卡 | 71 | 8.9% | |
經醫師確診有憂鬱、焦慮、恐慌等精神疾病 | 67 | 8.4% | |
腦部疾病(小兒麻痺) | 8 | 1.0% | |
唐氏症、血友病等遺傳疾病 | 7 | 0.9% | |
其他 | 22 | 2.8% | |
以上皆無 | 369 | 46.1% | 無身心健康狀況 46.1% |
註:本題扣除以上皆無者(計369位),代表其有至少一項身心健康狀況者計431位,占53.9%{(800-369)/800=431}。
表4-2、主要照顧者的身心健康狀況_非典型就業與未就業者(複選題,N=800)
| 次數 | 百分比 |
|
289 | 36.1% | 有身心健康狀況 49.9% | |
持有身心障礙證明 | 80 | 10.0% | |
領有重大傷病卡 | 39 | 4.9% | |
經醫師確診有憂鬱、焦慮、恐慌等精神疾病 | 85 | 10.6% | |
腦部疾病(小兒麻痺) | 2 | 0.3% | |
唐氏症、血友病等遺傳疾病 | 3 | 0.4% | |
其他 | 35 | 4.4% | |
以上皆無 | 401 | 50.1% | 無身心健康狀況 50.1% |
註:本題扣除以上皆無者(計401位),代表其有至少一項身心健康狀況者計399位,占49.9%{(800-401)/800=399}。
表5、主要照顧者的教育程度_非典型就業與未就業者(N=800)
| 人數 | 百分比 |
|
國小(含以下) | 128 | 16.0% | 初等教育(45.4%) |
國中 | 235 | 29.4% | |
高中職 | 329 | 41.1% | 中等教育(41.1%) |
大學/專科 | 107 | 13.4% | 高等教育(13.5%) |
研究所以上 | 1 | 0.1% | |
總計 | 800 | 100.0% |
|
表6、家中孩子年齡階段_非典型就業與未就業者(複選題,N=800)
| 次數 | 百分比 |
國小階段以下 | 207 | 25.9% |
國小階段以上 | 711 | 88.9% |
表6-1、家有國小以下兒少照顧狀況_非典型就業與未就業者(複選題,N=207)
|
| 選擇原因 | 人次 | % |
托嬰/托育照顧 | 7(3.38%) | --- | --- | --- |
幼兒園就學 | 104(50.24%) | --- | --- | --- |
自己照顧 | 143(69.08%) | 沒有其他家人可協助照顧 | 93 | 44.9% |
工作可兼顧子女照顧 | 40 | 19.3% | ||
沒有錢支付托嬰 托育費用 | 42 | 20.3% | ||
擔心托嬰托育、幼兒園的照顧品質或被不當照顧 | 13 | 6.2% | ||
沒有抽到公立托嬰/托育,無力負擔費用 | 11 | 5.3% | ||
其他 | 20 | 9.7% |
表7-1、主要照顧者近一年曾(有)工作的就業狀況_非典型就業者(複選題,N=490)
| 人次/百分比 |
因為照顧家人而影響工作時間機會 | 380(77.6%) |
為了照顧家人而須工作請假或離職 | 379(77.3%) |
工作技能不足影響找工作 | 379(77.3%) |
有職業訓練的需求 | 305(62.2%) |
註:本題為複選題,統計回答「總是如此/經常如此/很少如此」之百分比,並列出其中與照顧家人、工作技能相關之題項。
表7-2、主要照顧者近一年的工作現況_未就業者(複選題,N=310)
| 人次/百分比 |
因為照顧家人而影響工作時間機會 | 158(51.0%) |
為了照顧家人而須工作請假或離職 | 131(42.3%) |
年紀大無法工作 | 105(33.9%) |
工作技能不足影響找工作 | 88(28.4%) |
身心障礙或重大疾病以致無法工作 | 91(29.4%) |
有職業訓練的需求 | 56(18.1%) |
註:本題為複選題,統計回答「是」之百分比。
-

海裕芬首次擔任家扶基金會「甘苦生活節」愛心大使

家扶基金會蔡雯瑾主任分享《無政府福利身分之扶助家庭生活狀況調查》,弱勢家庭多數就業曾遭遇家庭照顧、技能不足與疾病困擾三大難關



(左)慧縈因健康及年邁無其他專長因素找工作不易,為了照顧孫子在餐廳幫忙煮菜賺取微薄收入,祖孫相依為命感情深厚
(中)端睿為了照顧生病家人及間傅養育子女的責任,選擇工時彈性高的工作,並利用零碎時間努力學習,今年初正式獲得公所清潔員工作
(右)丈夫生病右半邊身體癱瘓,婕瑜四年來獨自扛起照顧看護丈夫及養育子女的重任,貼心的孩子寫信感恩婕瑜媽媽的辛勞,婕瑜媽媽感動落淚


家扶基金會周大堯執行長表示,家扶推動「甘苦生活節」期盼攜手大家力量為弱勢家長賦能,同時藉由教育、能力建構,為下一代鋪路

愛心大使海裕芬(右1)呼籲社會大眾給予弱勢家庭支援,無論是精神上的陪伴,還是物質上的援助,都能為他們的生活創造喘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