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2014.08.19
寄養服務一線社工員對兒童再安置決策經驗的探討
資料類型
論文
作者
林揚崇
年分
2011
簡述
本研究目的主要瞭解從事寄養服務的一線社工員對於「兒童再安置決策經驗的探討」之看法,其對事件的反應、詮釋與影響為何。希望藉由這項探索性的研究,讓我們可瞭解社工員對於兒童再安置決策經驗的省思,進一步思考如何提供社工員適切的資源與服務的參考。 本研究以家扶基金會北中南等區域來區分,經家扶基金會同意後,分別邀請北部地區2位社工員、中部地區5位社工員、南部地區2位社工員,共計9人為訪問對象,所得結論如下: 一、兒童在安置結案返家後,仍可能再度受到家庭暴力或疏忽照顧。 二、安置機構為兒童安置的最終場所,但無法完全避免負面因素的影響。 三、寄養家庭本為協助兒童家外安置的主要選擇,有時寄養家庭成為再安置的原因之一。 四、社工員在某些情況的限制下,部分再安置的抉擇上不是以兒童最佳利益來做考量。 五、社工員有時無法根據個人評估做再安置的抉擇,會影響到社工員的自我效能。 六、委託單位及被委託單位的立場不一致造成社工員的困境,也對社工員形成壓力。 七、社工員在做再安置的抉擇時受到不同來源的壓力。 八、社工員在做再安置的抉擇時有不同的心情及想法。 九、多半的社工員都用認知調適的方式來進行心情上的調適。 十、大多數的社工員都認為再安置的業務對他們專業成長有幫助。 十一、部分社工員對再安置的業務表示許多地方需要加強。 綜合上述之結論,有以下之建議: 一、為減少再安置的情形發生,對於在家外安置案主的結案時,盡可能做最佳的返家評估。 二、從事兒童安置的相關單位需要更頻繁的溝通及交流的機會。 三、在案主的返家評估上如更能結合多元專業的討論機制、可能減少單方面在返家抉擇上的風險及壓力。 四、有關不同領域的單位宜建立標準化的安置評估機制。 五、國內發展更多元的家外安置模式,讓兒童在保護安置上有更多元的選擇是可努力的方向。 六、社工員在再安置抉擇上如能有更多專業知識的整合條件及訓練,將可減少工作上的壓力及在困擾。 七、社工員的工作壓力須要被考量及得到更多的支持及協助。
出版社
東海大學
頁碼
1-124
連結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8095309865020122019
備註
家扶研究協助申請
冊/卷
碩士
會刊抬頭
社會工作學系
關鍵字
分類
研究資料